发布于:2024-05-30
原创

夺命心肌炎!34 岁男子工作时突感胸闷陷入昏迷,多学科携手力挽狂澜

34 岁男子胸闷昏迷,暴发性心肌炎,急!

2024 年 4 月 2 日,这一天将永远铭刻在现年 34 岁的陆先生(化名)心中。

作为家中的支柱,陆先生在南宁辛勤工作,常年为家人谋求更好的生活。然而,这一天,他在工作中突然遭遇疾病暴虐侵袭,陷入昏迷……

突陷昏迷,紧急救治启动 ECMO

4 月 2 日下午 18 时许,陆先生在工作中突然感到胸闷,随后失去意识,陷入昏迷。他的工友们迅速拨打了 120 急救电话。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葛院区急诊科黄舒培主治医师在接到通知后,立即率领急救团队奔赴现场。

急救团队到达时,陆先生已失去意识,大动脉搏动消失,口唇和四肢末端出现紫绀,瞳孔对光反射消失。黄舒培立即采取了胸外心脏按压、辅助通气、电除颤等一系列紧急抢救措施,并开通了静脉通道,反复静推肾上腺素。随后,陆先生被迅速转运回我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在转运途中,东葛院区急诊科迅速启动了心肺复苏应急预案。急诊科胡嗣钦主任医师提前在抢救室准备就绪,18:52 陆先生被紧急送达。

「当时,陆先生体温骤降、脉搏消失、血压无法测得、呼吸停止,血氧饱和度无法探测!」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胡嗣钦当机立断,指挥医护人员展开紧急救治,包括持续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电除颤以及注射肾上腺素、胺碘酮等药物,同时密切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并努力寻找可能的可逆性病因。

夺命心肌炎!34 岁男子工作时突感胸闷陷入昏迷,多学科携手力挽狂澜
在东葛院区急诊科进行心肺复苏及 ECMO 上机


然而,经过一系列高级生命支持措施,陆先生仍未恢复有效循环,反复出现室颤,病情十分危急。此时,胡嗣钦判断陆先生符合 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指征,立即联系了我院的 ECMO 团队,准备进行下一步的救治。同时积极与家属沟通并取得同意。

19:35,银世杰主任医师带领的 ECMO 团队成功为陆先生留置了右股动静脉 ECMO 导管,并立即启动了 ECMO 支持治疗。此时,心电监护显示,陆先生心率稳定在 43 次/分,血压回升至 86/70 mmHg,血氧饱和度达到 98%。急诊科迅速为陆先生进行了补液、纠酸、升压、纠正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

探寻病因,多学科合力抗击病魔

患者为年轻男性,既往身体健康,那么病因究竟是什么呢?「当时我们经初步判断,高度怀疑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胡嗣钦说道。

因此,急诊科紧急联系了心血管内科二区林琳副主任医师进行会诊,并向陆先生家属详细沟通了病情,解释了进行急诊冠脉造影术排除急性心梗的必要性及其潜在风险。

在得到家属的充分理解和同意后,心血管内科二区迅速进行了急诊经皮冠脉造影术。术中并未发现冠脉导致心跳骤停的征象,结合陆先生大约 10 天前的感冒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并立即将陆先生转入 EICU(即急诊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暴发性心肌炎,这一起病急骤、病情迅猛的急性弥漫性炎症性心肌疾病,常因病毒感染而触发。其特点在于心肌细胞迅速水肿、坏死,极易导致心源性休克和猝死,死亡风险极高。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心脏固有免疫的过度激活和炎症风暴的形成。

鉴于儿童和成人均有可能罹患此症,且早期症状常不典型,及时的识别和充分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陆先生入住 EICU 后,病情依然严峻。胡嗣钦与 EICU 的医护团队紧密协作,持续监测陆先生各项指标——床旁心脏超声结果显示,陆先生左室壁整体运动普遍减弱,左室收缩功能及心输出量显著降低,心脏射血分数仅为 24%。同时,CTNT 水平异常升高,超过 10000ng/L。

多学科协作

为尽快恢复陆先生心脏功能,心血管内科一区谭炜主任医师应邀会诊,决定采用 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治疗。

鉴于陆先生出现无尿症状,肾病科钟建主任医师团队迅速介入,实施床旁 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

针对原发疾病,急诊科采用甲强龙、人免疫球蛋白、抗病毒、营养心肌等治疗。

在治疗方案上,团队全面考虑了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凝血功能、循环功能、泌尿功能、抗感染方案、个体护理和营养支持等各个方面,制定了精细化的管理策略。

团队采纳了中医的宝贵经验,第一时间引入中医参与治疗,引用医院院长谢胜基于中西医病机融通的中西医协同治疗方案,特别选用了脓毒性心肌病治疗方案中的心痹方进行治疗。

在精心治疗的过程中,团队不断调整 ECMO 参数、持续 IABP 支持、CRRT 支持,并优化镇痛镇静、感染预防与控制、强心、营养支持、呼吸机支持及器官功能维护等策略。终于,陆先生病情逐步趋于稳定,为后续治疗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 4 个日夜的守护,陆先生心功能逐步恢复,神志转清,辅查床旁心超提示射血分数提升至 48%,CTNT 下降至 2771 ng/L,经调整机器流量和氧流量,符合 ECMO 撤机指征,4 月 6 日,ECMO 成功撤机。

挑战严峻,病情再掀波澜

撤除 ECMO 只是治疗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但陆先生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他的呼吸功能、肾功能和胃肠功能依旧未能恢复。

在胡嗣钦的带领下,EICU 团队持续保持高度警惕。直至 4 月 8 日,陆先生的心功能有了显著的改善,床旁心超显示射血分数已提升至 52%,IABP 成功撤除,让陆先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然而,治疗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波折再生

4 月 12 日,尽管陆先生通过了自主呼吸试验,成功拔除了气管导管并撤除了呼吸机,但长时间在 EICU 的治疗让陆先生出现了谵妄和极度躁动的症状,导致其无法配合治疗。

4 月 14 日,陆先生病情再次出现严重波折,心衰和呼吸衰弱再次来袭,陆先生再度出现心跳骤停。团队迅速反应和积极抢救,陆先生的状况很快稳定下来,再次证明了 EICU 团队强大的专业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共同努力下,陆先生经过一段时期的积极治疗与心理疏导,病情逐渐稳定。

4 月 29 日,他成功再次拔除了气管插管,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开始了轮椅功能锻炼。这一举措不仅是要恢复他的肌肉力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他日后的康复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4 月 30 日,陆先生被转入急诊留观病房继续治疗。在接下来的一周多时间里,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细致护理,他的康复进程迅速而顺利。

5 月 6 日,陆先生已能在家人的搀扶下自由行走,且各项辅查指标均趋于正常,当日顺利康复出院,为这场与病魔的斗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此例暴发性心肌炎病例中,我院多学科团队开展了精心治疗、高效协作的联合救治行动,在心血管内科、ECMO 团队、肾病科以及急诊科/EICU 的共同努力下,34 岁患者最终得以康复出院。

这次救治不仅充分展现了我院多学科现代化联合救治的高超能力和卓越水平,更是凸显了中西医协同治疗的独特魅力和显著成效。展望未来,我院将不断深化多学科间的合作与交流,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全面的医疗服务。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