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5-29
原创

「静」益求精 另辟蹊「静」——郑大五附院肿瘤内科成功开展下肢静脉 PICC 置管术

PICC!

这可不是什么品牌的缩写

PICC 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对于患者来说,它是一条生命的通道,非常重要!

李阿姨右侧乳房切除加淋巴结清扫,左上肢血管畸形导致 PICC 无法置入,曾多次进行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的中心静脉导管置入。

「静」益求精 另辟蹊「静」——郑大五附院肿瘤内科成功开展下肢静脉 PICC 置管术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时带入颈内静脉导管,且已出现局部疼痛及感染迹象。

经研究决定立即给予拔除,及局部抗感染治疗。

李阿姨表示颈部位置留置时间短,不符合她的治疗周期且舒适度低。

经肿瘤内科静疗团队讨论,通过对患者认真评估与家属充分沟通后,芦秀琼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决定为李阿姨置入下肢 PICC 导管,为患者建立长期、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

「静」益求精 另辟蹊「静」——郑大五附院肿瘤内科成功开展下肢静脉 PICC 置管术

床旁彩超探测患者大隐静脉走向至腹股沟区显示内径异常,经过反复对比评估,最终选择行股静脉 PICC 置管术。穿刺点确定在腹股沟下 10 cm 左右的位置,以避免影响活动度较大区域,避开股动脉,减少误伤。

彩超下针尖亮点直刺靶向血管,暗红色的静脉血滴答滴答的流出。紧接着送导丝,送鞘,送管到预计长度,回抽顺畅,整个置管操作一气呵成。床旁彩超可见导管置入血管内,床旁 X 摄片示导管尖端位于下腔静脉,置管成功,达到预期效果。

芦秀琼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将置管部位选择在大腿中上端部位,避开腹股沟皮肤皱褶处及关节活动部位,带管期间患者的活动不受限制,易于固定和维护,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了感染及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由于下肢穿刺点相对上肢更加远离心脏,在操作难度上对护理人员有更高的技术要求。


走进了解 PICC

PICC 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可为患者提供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7 天—1 年)。可以迅速稀释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对患者来说,PICC 置管能有效减轻因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保护外周血管,且日常生活活动不受限,提升了输液时的舒适度,提高了生活质量。对临床护理人员来说,减轻了输液工作量,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安排时间,达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有效避免了刺激性药物渗出皮下造成的护理缺陷的发生。

PICC 置管首选上肢静脉,当上肢静脉穿刺受限,如遇到腔静脉综合征、上肢高度水肿、上肢血管畸形、上肢肌张力过高患者就必须另寻他法。下肢 PICC 静脉置管技术的成功开展,能够解决肿瘤患者遇到的上述难题。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