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5-22
原创

分秒必争抢救大脑,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全力推进卒中中心建设

4 月 24 日凌晨,家住十一团的殷阿姨突然感觉自己说不出话,右手和右腿怎么都使不上劲儿,家属赶紧把殷阿姨送往十一团医院。经过十一团医院初步判断,殷阿姨可能是突发「中风」了,建议家属将殷阿姨送至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进一步治疗。在救护车转运患者的过程中,急救团队早早联系了医院卒中中心团队,在患者到来前已做好相关准备,利用卒中绿色通道快速完成相关检验检查。

内二科值班医生何英顺快速询问了相关情况并完成查体。此时的殷阿姨已不能正常说话,反应差且右侧肢体无法抬起。结合患者既往心脏相关病史,何英顺医生综合分析判断患者为心源性脑梗死。急诊 CT 排除脑出血后,何英顺医生告诉家属,殷阿姨当前情况十分危急,但发病时间短,在溶栓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是最积极的救治方法。征得家属同意后,卒中中心团队立即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从患者入院到应用溶栓药物全程仅仅用了 22 分钟。

分秒必争抢救大脑,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全力推进卒中中心建设

静脉溶栓的同时,何英顺医生陪同殷阿姨完善了头颈部 CTA 检查,结果却提示左侧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闭塞,闭塞的血管就是引起殷阿姨脑梗的「责任血管」,以最快的速度开通血管,成为了此时的当务之急。

何英顺医生立即联系台州援疆专家、神经内科副主任王文敏,王文敏副主任在了解情况后马上从家中赶来。王文敏副主任告诉家属,患者当前的情况是介入取栓的明确指证,如果不能尽快将血栓取出,患者极有可能因为脑梗死面积扩大而危及生命,家属表示全力配合救治,殷阿姨被送往我院介入中心。在抢救大脑的过程中,卒中中心团队则是在与时间赛跑。

分秒必争抢救大脑,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全力推进卒中中心建设

在介入团队的通力合作下,多枚暗红色血栓被取出,DSA 提示动脉血流已由闭塞转为通畅。手术顺利完成后,殷阿姨被转到 ICU 进一步术后观察。

除了殷阿姨,内二科还成功救治了 60 岁的文叔叔和 69 岁的张叔叔。文叔叔入院时已意识不清,无法配合查体,他的「责任血管」则是会影响生命中枢的基底动脉。经过卒中中心团队多学科协作,文叔叔神志逐渐恢复,目前已经可以在家属搀扶下缓慢行走。而张叔叔入院时,左侧的大脑中动脉已经完全闭塞,神志嗜睡,右侧肢体完全不能产生肌肉运动,影像学检查提示张叔叔的情况是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幸好张叔叔救治及时,出院时肌力已恢复正常。

2021 年 3 月,浙大邵逸夫阿拉尔医院启动包括「卒中中心」在内的「五大中心」建设,同年 11 月,医院挂牌兵团级「防治卒中中心」,高效整合院内资源,依托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康复科等多个学科,建立起快速高效的急性脑卒中救治流程,为卒中患者提供检查、诊断、治疗、康复、预防等医疗服务,最大限度降低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有效减轻了社会及家庭负担。

脑卒中科普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神经系统的危急重症,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坏死的脑细胞将无法挽回。在救治「时间窗」内尽早恢复中断的血流,则有可能挽救尚未坏死的脑细胞,有效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

公众可以通过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 BE FAST 口诀可以判断是否为卒中:

「B」——Balance 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 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Face 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 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有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 是指语言,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

「T」——Time 是指时间,上述症状提示可能出现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立即拨打 120 获得医疗救助。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