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5-17
原创

打工人挨饿两年,原来没有吃到「胃」!

挨饿两年,我把奥美拉唑当成饭

对很多人来说,减肥这事儿,从来都不容易。都没少折腾!……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为什么瘦不下来?为什么会反弹?……——「吃饱了再减肥」!这句看似毫无道理的话,却在关键时刻显得头头是道。

对比大多数减肥人士的现状,小李(化名)却是一个恰恰相反的人,他并不是一个需要减肥的人,但近两年,他的每一顿饭都从未吃饱过,因为他得了一种特殊的病症。

近两年,小李每次吃饭都反复出现反酸、烧心症状,以至于每顿饭都无法吃饱,每餐吃完饭也不能坐下和平躺。为了缓解烧心的疼痛感,他甚至一度直将奥美拉唑当饭吃。

直到近期一次偶然检查,才发现自己被查出食管裂孔疝,医生说,他的胃「离家出走」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食管裂孔疝

小李的胃为何会「离家出走」

慌乱之中,小李来到了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找到了唐德钧主任团队。

接诊的黄勇平副主任医师,为小李完善了相关检查,发现小李的症状属于典型的食管裂孔疝,疝的裂孔较大,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小李的日常生活,在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下,他建议小李做手术解决。

黄主任讲道,简单来说,就是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胃,是在腹腔,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食管裂孔扩大,而使得胃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游走到了胸腔,小李的情况就属于这一种。

打工人挨饿两年,原来没有吃到「胃」!

所以,后果就是食物、胃酸等反流到食管、口腔、鼻腔、肺等器官,于是引发一系列胃食管反流症状。

食管返流,典型的症状就是烧心、反酸、胸痛、呕吐酸水等,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典型表现如:阵发性咳嗽、声音嘶哑、喉头异物感等。

但很多人由于情况表现不明显,或者特征不显著,而一直找不到对症的解决方案,也使得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困扰。

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在黄勇平主任与小李针对病情进行充分沟通后,最终明确手术方案,为小李行 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术+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Nissen)

在普外科团队的精心操作下,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几个小切口即完成全部操作,所有切口均不超过 1 厘米,将小李「越界」的胃妥善归位。

手术之后,在普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小李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恢复,饮食逐渐恢复正常,久违的饱腹感终于回归,暂无出现胃酸、反流等症状,上腹部不适感也消失了,疼痛感也没有再出现。

目前小李已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打工人挨饿两年,原来没有吃到「胃」!
小李临出院时和普外科黄勇平主任、曾锦涛医生合影

科普时间

黄勇平主任介绍:「食管裂孔疝患者通常会出现反酸、烧心、胸痛等胃食管反流症状,有些人会觉得症状能够忍受,往往不被引起重视。

甚至大部分专科医生也对该病症也了解较少,有的患者,出现心悸、胸闷、阵发性心律失常等症状,往往被当成其他疾病来诊治。

因此,这种疾病出现漏诊、误诊现象也很普遍,导致患者辗转于多科室就诊,带来很大困扰。」

生活中的每一顿饭,都是身体与外界的对话。

当「吃不饱」不再是简单的食欲问题,而是疾病的信号时,我们必须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及时就医,积极应对。

食管裂孔疝并非不可战胜,通过科学的诊断与治疗,完全可以回归正常生活。

请记住,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关注身体的每一处「微言」,就是关注幸福生活的关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