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5-15
原创

厉害了!这类护士很少见,自己独立开门诊

日常工作中,这位护士总是被一些的患者亲切称为「刘大夫」。这是为何呢?

从一名病房护士「跨界」到中医,从一名擅长病情观察、床旁护理的护士到能够独立开门诊、辨证施治,她又是如何做到的?

5·12 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浙大四院中西医结合护理专科护士刘青青,寻访她的「圆梦之路」。

厉害了!这类护士很少见,自己独立开门诊

在浙大四院中医科,有一个特别的诊间。

每每靠近,总能闻到房间里传出中草药熏出的特殊芳香,给人一种安心可靠的信任感。

这里是中医护理门诊,正在给患者做治疗的是中西医结合专科护士刘青青。

2021 年 3 月开诊以来,浙大四院中医护理门诊已经收获了一大波忠实粉丝。

患者年龄从几岁到七八十岁都有,为来门诊的各类亚健康人群进行详细的问诊和评估后辨证施护,采用如刮痧、拔罐、火龙灸等中医外治的方法解决患者的病痛和困扰。

厉害了!这类护士很少见,自己独立开门诊

火龙罐

厉害了!这类护士很少见,自己独立开门诊

来自生殖医学科的胡医生就是中医护理门诊的忠实粉丝,小编在采访时,正好遇到她趁着休息日过来做火龙罐治疗。

只见刘青青护士娴熟地把药草放入罐中点燃,轻轻地往腰部靠近。「背部温温热热的,非常舒服,」 胡医生欣喜地分享自己的体验。

之前腰肌劳损疼了好长一段时间,在许多同事的安利下来到中医护理门诊,「很神奇,试了一次即刻就感觉没那么痛了,现在一个疗程还没结束感觉恢复了很多。」

在诊间,记者发现墙上还挂着许多锦旗,有的写着「医德高尚 圣手仁心」,有的称赞她是「战痘天使」...... 说起锦旗背后的故事,刘青青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上个月刚刚收到的这面锦旗,来自 32 岁的杨女士。她腰部以下特别畏寒怕冷,即使到了春夏季节,却冷得要穿两条裤子出门。到中医科就诊后,因无法接受中药的味道难以坚持用药,在医生建议下来到中医护理门诊接受外治治疗。

几次艾灸之后,杨女士终于感觉「身体回暖」了。同时,还通过穴位敷贴改善了慢性咳嗽的症状。更让杨女士惊喜的是,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不孕多年的她意外地顺利怀孕了,于是她立即送来锦旗表达感谢。

厉害了!这类护士很少见,自己独立开门诊

还有一位 7 岁的小粉丝「岩岩」,还没上小学就近视了。家长得知通过中医护理技术可以预防和延缓近视,于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了中医护理门诊。

护士把几颗「小萝卜籽」模样的中药丸贴在耳穴上,稍加用力,岩岩感觉耳朵温热热的,回家后和妈妈分享「现在感觉我眼睛亮亮的」。

由于学习忙碌,岩岩的母亲多次通过浙大四院的互联网医院下单,预约护士上门提供居家耳穴压豆技术。岩岩母亲分享说,孩子上了一年级这一年来,眼睛度数没有上涨过,「孩子自己喜欢,主动跟我们说想做眼睛护理。」

六年时间成为护理骨干

一份选拔通知,让她放下一切从零开始

厉害了!这类护士很少见,自己独立开门诊

从小对中医学的向往和浓厚兴趣,刘青青在报考大学志愿时选择了成都中医药大学。大学期间护理学专业的她,也接受了一年多的系统性的中医学课程学习,「很感兴趣,但是没有时间和机会有更多的接触了。」

2012 年,大学毕业后的刘青青进入浙大四院工作。当时,因为医院还在建设未正式投入使用,她和所有医护一样,都在浙大附属兄弟医院轮转进修学习。从浙一到邵逸夫医院,从神经外科到心内科再到血液科,轮转时期她多次被带教老师评价为「种子选手」「潜力股」。

2014 年 10 月,浙大四院正式投入使用,刘青青结束了轮转培训,回归本院的怀抱。期待变成现实,激动的心化为日复一日的坚持,她兢兢业业地从全院开张的第一个科室干到第 N 个。

几年的时间,她从一颗颗青涩的幼苗,吸收其他附属医院的护理精华,成长为博览众长的护理骨干。后来,护理部领导的一个前瞻性的决定,为她的未来发展增添了新的方向。

2019 年,医院护理部发布选拔中西医结合护理专科护士的通知,刘青青从 12 名应聘的护士中脱颖而出,被选派至浙江省中西医结合专科护士基地培训,回院后成为一名中医专科护士。

在学习的过程中,她发现中医护理的适宜技术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好的作用。「看到了中医护理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感觉职业生涯有了新的期待……」刘青青表示。

2 年「啃了」50 本教材,有的书看了 30 多遍

坚持不懈的学习让她走上中医护理之路

厉害了!这类护士很少见,自己独立开门诊

「中医护理入门容易,但是要学深学精很难,」从那时起,刘青青开始了全新的学习之旅。

从中医基础理论到中医特色护理基础,从望闻问切的学习到中医护理技术的熟练掌握......2 年时间,她「啃了」50 多本中医类书籍,其中光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学基础》等就看了 30 多遍。

「选择了这条路就必须要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白天上班,晚上看书,这是她的日常,休息时间从张氏耳穴疗法到李氏虎符铜砭刮痧疗法、刘伟承火龙罐等技法到王居易经络诊察等等技术都需要外出去学习和反复练习。

图为来自大学室友的有着丰富学习笔记的中医学全套教材

厉害了!这类护士很少见,自己独立开门诊

刘青青从专科护士基地毕业后,进入康复科病区。初到病房,一名外科术后的患者因为感觉到肢体疼痛,脾气火爆、见人就骂。刘青青详细了解病史,至床旁评估,建议使用有清热消肿止痛作用的如意金黄散外敷。两小时后,患者疼痛缓解。2 天后,肿胀疼痛症状好转,赠予了锦旗表示对她的认同。

「第一次回到医院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就获得了患者的肯定和感谢,对我来说是个非常大的鼓舞。」

厉害了!这类护士很少见,自己独立开门诊

此后,刘青青发现,病房里尤其是手术后疼痛患者、因生病导致焦虑失眠的患者和慢性病导致身体不适的患者等,都可以通过中医护理技术明显改善疼痛、失眠等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为此,在护理部的支持下,她牵头成立中医护理小组,在全院推广中西医结合护理,负责中医护理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

团队发展至今已经有 27 人,队员们来自医院各病区,积极为病房患者提供中医护理技术服务和帮助,减轻患者的疾病困扰。

「充分发挥护士的价值 」,找到我们的职业幸福感

厉害了!这类护士很少见,自己独立开门诊

刘青青的成长故事,是浙大四院专科护理团队培养的一个缩影。

浙大四院专科护士团队共有 40 人,包括伤口造口专科护士、静脉置管专科护士、糖尿病教育专科护士等等。专科护士,通常在特定领域或专科领域内提供护理服务,在护理群体中通常是有着独特一技之长的「榜样力量」。

「专科护理是医院护理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专科护士培养也是护理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浙大四院专科护理团队负责人杨丽黎表示,一名优秀的专科护士,不仅活跃在临床中,有令人信服的专业能力,还需要精通英文能够掌握国内外专科护理领域的前沿进展,有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的能力等等。

厉害了!这类护士很少见,自己独立开门诊

图为浙大四院专科护士团队开展健康科普活动留影

「十四五」时期我国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明确,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作为核心任务,浙大四院护理教育以「国际一流的卓越护理」愿景为发展方向,为护士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平台,引进国际护理专业发展实践理念,建立了完善的护理专业发展体系,分层级开展护理核心能力培养,致力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

「我们鼓励并希望每一名护士都有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能在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杨主任表示,目前,国外已经有高级临床专科护士的岗位,护士也拥有独立的处方权。虽然这些在国内,仍旧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索。

未来,随着我国护理学的蓬勃发展,她期待,在医院的精心培育下,浙大四院护理人能不断提升临床评判性思维,夯实理论和技能,拓展国际视野,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高级临床专科护士。

厉害了!这类护士很少见,自己独立开门诊
厉害了!这类护士很少见,自己独立开门诊

撰稿:文宣中心 金南星

审稿:张华芳 王芳

责编:金南星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