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4-29
原创

中国首个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 | 防不胜防的血吸虫,喜欢玩水的朋友需注意

随着天气的逐渐升温,农民伯伯开始育秧插秧,喜欢徒步「打野」的家长小朋友们,下河捞鱼摸虾戏水正当时,野游爱好者也开始忙碌起来了~

水纵有万般好,但也要警惕藏在里面的有害生物,比如引发「大肚子病」的血吸虫。

2024 年 4 月 8 日-14 日是我国首个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传承血防精神,加快消除进程」。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寄生虫病之一的血吸虫病。

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能寄生于人体并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血

吸虫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全球感染人数约有 2.07 亿,在我国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省区。

血吸虫主要有 7 种,其中,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 3 种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我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日本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传染途径?

血吸虫的发育分为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及成虫共 7 个阶段,其中尾蚴是可以感染人体的阶段。

血吸虫病病人和病畜的粪便是传播血吸虫病的主要来源。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血吸虫病人和病畜粪便排出体外后,血吸虫虫卵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孵出毛蚴,毛蚴感染钉螺,钉螺逸出尾蚴,尾蚴侵入人畜体内,造成血吸虫病传播。

血吸虫病易感人群?

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对血吸虫均易感。

是否感染血吸虫病与接触疫水面积、频率及环境污染程度有关,接触疫水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面积越大,感染的机会就越大,感染的程度就越严重。

血吸虫病临床表现?

侵袭期急性期

患者可有咳嗽、胸痛、偶见痰中带血丝等。

临床上常有如下特点:

发热、胃肠道症状、肝脾肿大、肺部症状。

慢性期晚期

多因急性期未曾发现,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多次少量重复感染等原因,逐渐发展成慢性。

病人极度消瘦,出现腹水、巨脾,腹壁静脉怒张等晚期严重症状。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

① 不在有钉螺分布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② 因生产生活不可避免接触疫水者,可在接触疫水前涂抹防护油膏,预防血吸虫感染。

③ 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早期治疗。

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有关专家介绍,血吸虫病可防可治。感染血吸虫的直接原因是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体(疫水)。因此,不接触疫水、安全用水是避免感染的关键。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当生产和生活必须接触疫水时,应通过穿戴防护用品、涂抹防护霜、预防性服药来预防感染血吸虫。当不可避免地接触了疫水,出现发热等症状后,应主动及时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检查以便诊断和治疗。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