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3-19
原创

婴幼儿出现这些表现,家长需警惕!

5 个月的乐乐(化名)最近总是打喷嚏、咳嗽,鼻子还呼噜呼噜地喘息,跟邻居家的猫的呼噜声有些像。

一开始父母以为是普通感冒,来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检查后,医生说乐乐得的是婴幼儿高发病: 毛细支气管炎 (简称「毛支」)。

2~6 个月的小宝宝要当心

01 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一般是由病毒(主要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人类偏肺病毒等)、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等感染引起的肺部小气道炎症,每年冬春季是高发期。

02 常见感染年龄

毛细支气管炎多见于 2 岁以内的婴幼儿,特别是 2~6 个月的小婴儿,对于<3 月龄以及有先天性心脏病、气道畸形、免疫缺陷、营养不良等因素的高危婴儿风险更大,病死率更高。

03 主要临床表现

主要以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

何时需要就医,如何照顾患病宝宝?

01 何时需要就医

1. 胃纳欠佳,吃奶量严重下降(通常下降至正常奶量一半以上);

2. 出现高度发热(体温>39℃ 及以上);

3. 出现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及三凹征,或是呻吟;

4. 嗜睡、疲倦或烦躁不安、面色青灰;

5. 呼吸>60 次/分,心率增快>180 次/分等以上症状出现其中一种症状时就需尽快到医院就医。

02 如何照患病宝宝

1. 休息及保暖:舒适体位,室内保持空气清新,衣物、被褥轻暖,勤换尿片,保持皮肤清洁。

2. 按需补充水分及营养,建议母乳喂养,必要时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3. 翻身拍背,以利排痰。

4. 有效拍背方法:用手握成空心掌,四指并拢,按肺及气管的解剖位置,避开肩胛骨,由下往上,由外向内,用腕力叩击背部,达到充分震动胸部,以利痰液排出,时间以每次 5~10 分钟为宜。较大儿可同时鼓励咳嗽,以促进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借助震动而易于排出。

治愈时间及如何预防

一般来说,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痊愈一般需要 7~10 天。

绝大部分患儿经过合理治疗,病情能够很快缓解,只有少数患儿病情重,进展快,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总体来说,毛支的治疗效果还是很好的,但要注意早期及时治疗是关键。

患过毛细支气管炎的婴儿中,有 34%~50% 的婴儿以后继发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学龄前喘息或是哮喘)。

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病愈后要增强体质,避免受凉和感冒,以免病毒再次侵袭。

如何预防:

1. 保暖:尤其在乍寒乍暖的季节, 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保暖。

2. 居住环境舒适、卫生,室内勤通风,避免宝宝当风直吹,防外感。

3. 婴幼儿应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避免暴露于吸烟场所。

4. 鼓励宝宝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对婴幼儿,可在进食后喂适量开水,以清洁口腔;勤洗手。

5. 亲亲也可能是传染源:因为毛支是通过呼吸道传播,身上有感冒咳嗽症状的大人最好不要离宝宝太近,更不要动不动就亲吻,以免身上的病毒传染给孩子。

6. 母乳喂养。

7. 接种疫苗,RSV 单克隆抗体或者疫苗。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