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2-01
原创

蓟医科普丨「它」惹的祸,却让脑血栓「背锅」!

时值冬天,天气寒冷,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节。

1 月 24 日晚,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就接诊了一位家住农村的王大娘,大娘在家出现头晕、四肢无力、恶心等症状,家属怀疑是得了「脑血栓」,于是赶紧把老人送至急诊,要求急查头颅 CT 或头部核磁。首先还是为老人家属的急救意识点个赞,天寒地冻,老人的心脑血管确实容易发病,但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经过急诊医护人员初步检查,医护人员有了不同看法。通过询问患者家属居住的房间及房间周围是否生有炉火,医护人员认为不能排除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因为冬季农村有烧炉火取暖的习惯,急诊科也经常接到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病例。而且,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大部分也都有头晕、乏力、行走困难、恶心、呕吐,甚至昏迷、大小便失禁的表现,跟脑血管疾病有些类似,需要仔细鉴别。

可是患者家属说炉子不在房间里,也没听说同屋里其他人有啥明显不舒服症状。他们还是认为脑血栓的可能性更大。

急诊医护人员解释,「最好抽个血气分析排除一下一氧化碳中毒,抽完血马上就能出结果」。取得家属同意后,迅速抽血气分析,床旁快速检验,碳氧血红蛋白 19.3%,明确诊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医护人员立即给予患者吸氧,并马上联系高压氧舱行高压氧治疗。同时建议居住房间及时通风,其他曾同居一室家属最好检测一下一氧化碳浓度除外中毒。随后,患者的子女及串门的亲属共 5 人,陆续检验,又发现 3 人碳氧血红蛋白大于 10%,均诊断为轻度一氧化碳中毒,2 人未诊断中毒。

当晚诊断中毒的患者均急诊行高压氧舱治疗,王大娘症状明显好转。

一氧化碳中毒相关知识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目前仍然是农村地区冬季常见病,主要原因是居住的房间炉火取暖或烟囱有通风不良或外漏现象,经常群体发病。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应与脑血管意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其他中毒引起的昏迷相鉴别,血液碳氧血红蛋白(COHb)测定是有价值的诊断指标;治疗包括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终止 CO 继续吸入,给予吸氧治疗,如鼻导管和面罩吸氧。

吸入新鲜空气时,CO 由 COHb 释放出半量约需 4 小时;吸入纯氧时可缩短至 30~40 分钟;吸入 3 个大气压的纯氧可缩短至 20 分钟。高压氧舱治疗能增加血液中物理溶解氧,提高总体氧含量,促进氧释放和加速 CO 排出,可迅速纠正组织缺氧,缩短昏迷时间和病程,预防 CO 中毒引发的迟发性脑病。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具备快速检测碳氧血红蛋白的能力,1-2 分钟便可出具化验结果,快速鉴别诊断,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