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1-12
原创

【科普】产后 42 天检查很重要,宝妈们千万不可忽视!

01

为什么一定要做产后 42 天检查?  

产后 6 周后,除乳腺以外,其他器官和系统基本上恢复到孕前状态。产后 42 天检查是产褥期身体恢复的「试金石」,同时也为如何进行产后康复提供依据。因此,产后 42 天检查非常有必要!产后 42 天检查在产后的 42~56 天都可以到医院复查,并不是非要在第 42 天才可以进行哦。

02

宝妈产后 42 天检查的项目有哪些?

体重、血压、血常规、子宫 B 超、伤口检查、尿常规、乳腺检查、盆底功能检测、腹直肌分离检测、情绪指导等。如有孕期合并症并发症如妊娠期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需复查糖耐量试验、甲状腺功能等。   

03

部分妈妈孕期血糖高,产后测指尖血糖正常了,为什么还需要继续做喝糖水的试验?

通过对孕期血糖异常患者产后 6~12 周随访发现,仅 50% 患者产后血糖恢复正常。换言之,50% 的糖妈妈在产后需要接受随访并采取干预措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高危人群不发生或晚发生糖尿病。

04

孕期还没吃完的铁片钙片维生素,产后还能吃吗?吃这些药会影响喂奶吗?

可以吃。

哺乳的妈妈担负着为宝宝提供营养物质的重要任务,合理的营养摄入能保证充足的乳汁供应,为宝宝的营养来源和生长发育提供保障。

哺乳期食物应多样不过量,坚持整个哺乳期营养均衡。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 A 的动物性食物和海产品,选用碘盐,合理补充维生素。

对于无法满足均衡饮食的妈妈,孕期的这些营养补剂完全可以继续吃,甚至是有必要吃。因为在哺乳期,大多数的营养摄入推荐不仅没有降低,反而需求量更大了,比如哺乳期每天继续补充叶酸 0.4 mg、补充钙 1000 mg。 

05

很多宝妈都知道「产后康复」,

如何避免踩「产后康复的坑」?

产后康复很重要,科学了解产后的身体变化,才能对症修复。产后腹直肌分离和盆底肌功能的检测和治疗是必要的。

但是产后康复误区还不少。正因为缺少了解,所以很容易就会被带入坑,比如所谓的产后骨盆修复、发汗排毒、私密修复、排残奶等,都属于产后康复的坑。 宝妈们不要盲目听信各类康复的谣言。

06

我是剖宫产的,也需要做盆底肌检测及康复治疗吗?

剖宫产虽然避免了生产时对盆底的损伤,但怀孕本身,对女性盆底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从受孕到分娩前,子宫会从香梨大小,逐渐长到篮球大小,加上现在人们吃的越来越好,都想生个白白胖胖的宝宝。

然而胎儿的体重过大,对妈妈的盆底肌却不是好事。

因为我们的盆底肌就像一张吊网,在底下承担了所有的重量,胖胖的宝宝长时间压迫盆底,不仅会影响肌肉血供,还会使得神经肌肉接头长期受到牵拉,对盆底正常的神经-肌肉功能十分不利,所以盆底肌松弛是必然的。

而产后我们不会立刻面临漏尿、盆腔器官脱垂等盆底问题,是因为盆底还有大量的韧带和筋膜在做着辅助工作。但若是产后不注意盆底肌的锻炼恢复,盆底韧带长期超负荷工作,像被拉长的橡皮筋,失去了弹性,就难以继续承托膀胱、子宫等盆腔器官了。

孕期的盆底损伤如果没有及时护理,刚开始还不会有明显症状,但日积月累、年久失修,各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就会找上门来了,(尿失禁、排便和排尿功能障碍、大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所以,剖宫产后也要做盆底筛查。

如果有了咳嗽漏尿、下体坠胀、盆底疼痛等初期症状,赶紧到医院做盆底功能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

07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什么时候做合适?  

产后 42 天至产后半年是进行产后康复的黄金期,这个时候最有利于身体各方面恢复。盆底康复训练包括:磁刺激、电刺激、生物反馈、运动治疗(例如凯格尔训练)等。

08

腹直肌分离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做腹直肌修复?

腹直肌分离是妊娠期及产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孕期随着子宫的增大会将腹直肌拉长变形,使两条腹直肌从中间腹白线的位置分开。多数产后腹直肌分离宽度在 3-6 cm。腹直肌分离的危害:1、引起腰背疼痛;2、身材变形,小腹皮肤松弛、大肚腩;3、内脏脏器下移;4、引起盆底功能障碍,松弛,漏尿;5、骨盆前倾和腰椎生理性弯曲改变。因此,产后腹直肌修复也很有必要。

总之,为了更好地促进宝妈健康和养育宝宝,产后 42 天检查一定不能忽视!请宝妈们抽出宝贵的时间,在产后 42-56 天到产后保健门诊接受专业的检查及指导。

【科普】产后 42 天检查很重要,宝妈们千万不可忽视!

供稿:孕产保健科 林丽虹、徐娟梅

编辑:冯杉杉、李若昊

初审:曾立忠

终审:徐进、何武东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