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1-05
原创

小心冬天里的「冷面杀手」!四大妙招请收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近几年的冬天总是格外的「跌宕起伏」。忽冷忽热、巨大温差给我们带来的并不只是不知道该穿什么而已。 还有一个隐藏的「冷面杀手」在伺机而动,那就是心脑血管疾病。

这个「冷面杀手」可不好对付,它每年都会导致数百万人死亡。为什么冬天特别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呢?其实,这是因为气温降低了,我们的血管就开始「闹脾气」,收缩起来。这样一来,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增加了。而且「冷面杀手」并不只找老年人,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成为它的目标。所以,在冬天,我们要更加小心。

那么(重点来了),我们该如何识别这个「冷面杀手」呢?

四大报警信号需警惕

01 头晕、晕厥

如果突然感到头晕或者晕厥,那可能就是大脑在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快来救我!」

一旦发生意识模糊现象,说明脑供血、脑供氧出现了异常,如果不采取措施,中风风险大大增加。

02 心悸

感觉心跳不规律,如心悸、心动过速、心跳漏了一拍等,属于心律失常的表现。如果发作频繁,需要马上就医。

03 呼吸困难

在冬季,心脏病、呼吸道疾病,都可能引起呼吸困难、急促、气喘、憋气等。出现憋醒,只有坐起来才能呼吸的现象,警惕心衰。需要及早就医检查心肺功能。

04 突发疼痛

如果出现胸痛、肩痛、胃痛等,可能被忽视或被混淆认为是肩周炎、胃病等原因。其实这也可能是心肌梗死发作的前兆。心血管病人发生下巴以下、肚脐以上的突发性疼痛要警惕心脏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远离心脑血管疾病,平安过冬呢?

四大妙招请记牢

01 做好防寒保暖

风度要有,温度更要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特别注意颈部、腹部、肘膝关节、足部的保暖,避免造成血压大幅波动。尤其需注意:冠状动脉在冬季寒冷的时候容易收缩、痉挛、供血不足,容易导致血栓的发生。

02 晨练不宜过早

早晨是冠心病患者出现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高发时段,高危人群一定要谨慎晨练。秋冬季节早晨室外温度比较低,外出容易诱发感冒咳嗽,从而引起心血管疾病。太阳还没有出来前,空气中的含氧量非常低,若是过早锻炼会让血液供氧不足,从而诱发意外。

建议:尽量在早上 8、9 点太阳出来以后,再进行户外活动。另外早晨醒来之后不能立刻起床,学会起床三部曲,平躺 30 秒,静坐 30 秒,站立 30 秒,能够有效预防老年人跌倒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03 合理调整饮食

拒绝盲目进补,秋冬进补不一定是好事!大量的高蛋白食物、高脂肪食物、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吃太多大鱼大肉,会直接增加冠心病发病率。

另外,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应不超过 25~30 克,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 5 g,若患有某些慢性疾病,更应该相应减少油和盐的用量。

膳食中的食盐增加会使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大大增加,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增加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巧用油、减盐量。修订后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提出,每周吃 2 次鱼,强调了水产品的重要性,它是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来源途径,可以帮助预防心血管疾病。

04 保持排便通畅

对于心脑血管高危人群来说,排便用力过猛会使腹内的压力增高,增加心脏的血流量,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增加患上心肌梗死以及心绞痛的概率。

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多吃富含粗纤维的五谷杂粮,以及绿叶蔬菜、水果等。当出现便秘时,不能强行排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助泻药物改善。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