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4-01-02
原创

老人跌倒!面对这件事,我们可以这样做!

对于老年人而言,最怕的就是跌倒!

因为跌倒不仅加重了老年人的身体损害、增加了骨折风险,还会因为骨折引 起某些疾病及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有数据统计显示,老年人在冬季骨折的发生率比其他季节要高出 24%,其中 65 岁以上男性大约有 21%~23% 的跌倒史,女性则高达 43%~44%,跌倒是老年人身体损伤的「罪魁祸首」。

而跌倒导致的危害,不仅有直接的身体伤害,还有心理方面的伤害:

直接受伤

髋部骨折、肋骨骨折、脑出血、皮肤及软组织损伤等。

次生伤害

有些老年人跌倒后没有得到及时救助,无法自行起身,导致倒地时间过长,进而受凉,发生感染、坠积性肺炎等。

远期伤害

跌倒后因害怕再次跌倒而不敢出门、不敢活动,导致老年人躯体和社会功能进一步下降。

这些伤害,无疑将造成老年人活动受限、功能受限,甚至发生残疾、死亡等后果,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老年人应该注意以下情况特别是有以下疾病的老年人

身体因素: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其控制能力、反应能力、平衡能力、协同运动能力等下降,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从而会增加跌倒的可能性。

视觉系统: 伴随着年龄增长,很多老年人表现为视力差、视觉分辨率、视觉的空间/深度感及视敏度下降,导致「看不清」危险,这也可能导致跌倒。

疾病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

如:脑卒中、帕金森综合征,脊椎、小脑、前庭疾病,及外周神经系统病变等。

如:体位性低血压、曾患有脑梗死等。

眼部疾病心理及认知因素

如: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

如:老年痴呆、抑郁症等。

如果家里老人患有这些疾病,一定要倍加当心。除此之外,家里有老年人,还应该注意这些方面:

易发生跌倒的地点:床边、厕所、楼梯、走廊。

易发生跌倒的事件:晚上起夜和清晨起床、急于上厕所或半夜上厕所途中、长时间洗热水澡、卧床蹲坐后。

易发生跌倒的人群:年老体弱、头晕、乏力者,怕麻烦别人,缺乏照顾的老人。

生活中,老年人如何防止跌倒呢?

● 光线不好时要开灯,让自己看清脚下;

● 起床时,放慢起身、下床的速度;

● 避免睡前饮水过多,以致夜间多次起床;

● 上厕所起身时,动作一定要缓慢,有条件的可以在卫生间加装扶手;

● 外出走过陡的楼梯或台阶、上下楼梯时,尽可能使用扶手;

● 下雨天、下雪天避免出行,如需出行最好携带拐杖;

● 走路保持步态平稳,尽量慢走,避免携带沉重物品;

● 乘坐交通工具时,应等车辆停稳后再上下;

● 选择一双舒适的、防滑的鞋子;

● 避免在人少的地方独自活动。

防跌倒建议

加强锻炼: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平衡能力、步态稳定性和灵活性的训练,如太极拳、太极剑等。

防治骨质疏松:防治骨质疏松,适量补充维生素 D 和钙剂增强骨骼强度。

佩戴相应设备:有视力、听力及其他感知障碍的老年人,应佩戴相应设备。

医嘱服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一定要按照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定时复查。

注意保暖: 注意防寒保暖,重 视饮食调理,做到有荤有素以补充营养,增强身体御寒能力。

关爱老人健康,从防止「人生最后一次跌倒」开始。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