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1-28
原创

关于支原体肺炎,做好防范是关键!

关于支原体肺炎,做好防范是关键!

随着气温的下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明显增多,不少患儿家属都特别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感染了肺炎支原体,今天让我们走进并认识「肺炎支原体」这个「元凶」吧。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易在人群密集、密闭、通风不良的环境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尤其在学龄儿童群体中具有一定的传播性。  


一、支原体肺炎感染-有什么特征?
由于肺炎支原体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所以一些地方出现了家庭或者班级聚集发病的情况,但它并不会像新冠肺炎那样传染。

据了解,支原体肺炎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约 3 至 7 年会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支原体肺炎感染后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加快、持续发热等,值得注意的是,咳嗽表现更为剧烈。


二、如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前往医院治疗:

1️⃣ 出现感染症状,且持续 3 天以上不能缓解;

2️⃣ 出现阵发性、成串的咳嗽:早期干咳,后期有痰且较剧烈,甚至影响吃饭和睡眠;

3️⃣ 喘息或是呼吸困难,呼吸时锁骨上出现了凹陷症状。

三、肺炎支原体感染如何预防?

多通风
流行高发季节,注意室内通风,确保室内环境清洁和空气流通,每天室内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不少于 20 分钟。

少聚集
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近距离接触,必要时戴好口罩。

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手卫生,如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应使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揉搓双手,并用流动水冲洗至少 20 秒。如果没有流动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等擦拭消毒双手。

勤锻炼
坚持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讲卫生
要用纸巾或手肘挡住口鼻,然后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的垃圾桶中,或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肘或上袖等进行遮挡。做好手卫生,不可直接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