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1-24
原创

孩子看东西模糊,不一定是近视,也可能是散光!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小小年纪就有了散光?散光是天生就有的吗?散光能够矫正吗?

(一)散光知多少?

散光是一种眼球屈光不正的状况,即人的黑眼球(角膜)不同区域的弯曲度不同,导致外界的光线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并非一个焦点,从而影响视觉质量。散光是一种常见的视力问题,

有很大一部分散光是天生的,即存在于出生时。

有研究显示散光度数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低度数的散光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1]。但并不是所有人的散光度数都会完全消失,有些人终生保持一定程度的散光度数。在近视的进展过程中也可能会伴随着散光度数的增加。当散光较大时,外界影像就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焦点,从而产生视力模糊、眼睛疲劳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二)散光的分类

散光分为规则性散光和不规则性散光,没有散光的眼球像一个足球,角膜的形状接近「正圆」。规则性散光是指角膜在某一个方向上弧度较突,相对应的在它垂直的方向上较扁平,类似于橄榄球。不规则性散光是指角膜曲度发生变化,如同一块磨不平的镜片,表面呈现凹凸不平,就像一个坑坑洼洼的球。

(三)儿童散光是怎么引起的?

1. 先天因素

(1)遗传:散光可能与遗传有关 [2],如果家族中有散光的人,那么孩子患上散光的风险就会增加。

(2)其他因素:出生时体重过低、早产等因素也可能会增加患上散光的风险 [3]。

2. 后天因素

(1)眼部疾病:麦粒肿、角膜溃疡、圆锥角膜等。

(2)外因压迫:外伤、手术、不合格的隐形眼镜造成的压迫等。

(3)不良的用眼习惯:经常眯眼看东西、经常揉眼等 [4]。

(四)散光对儿童的影响

1. 视力下降:散光会导致视力模糊,如果不及时矫正干预,可能会导致视物模糊,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2. 视物疲劳:散光患者虽然不能通过调节(即眼部睫状肌的收缩舒张作用)消除散光,但是可以通过调节改善视力,持续的调节最终产生疲劳,特别是远视眼同时又伴有散光的患者,长时间用眼后容易发生视力疲劳,出现视力模糊等症状。

3. 歪头视物:临床发现,很多有散光的儿童,可能由于双眼视力的不对称,会喜欢歪头或者侧头视物,在看电视等远距离用眼时尤为明显。

4. 眼部不适:散光患者可能会感到眼部不适,伴随如眼干、眼睛刺痛等症状。

5. 心理影响:视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自信心和心理健康,影响学习和社交能力。

(五)散光常见的矫正方法

1. 眼镜:配戴眼镜是最常见的矫正方法,对于规则性散光的患者,通常戴上散光眼镜就可以矫正视力。

2. 硬性角膜接触镜(RGP):RGP 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视觉矫正效果,特别是对于不规则散光患者来说更为有效。但是 RGP 的使用需要符合角膜接触镜的适应症,并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初次佩戴时可能会感到不适,定期进行检查和镜片更换也很重要。

3. 手术治疗:对于轻度至中度散光患者,激光手术也可以作为一种矫正方式。激光手术可以通过改变角膜形状来矫正散光,但是对于 300 度以上高度散光或者不规则散光的患者能否手术需要经过医生的评估。

散光是一种常见的视力问题,大部分的散光问题是可以通过 戴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手术等方式 来进行治疗和矫正。因此如果有视力方面的问题,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同时,我们应当 注意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保护好自己的视力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