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0-26
原创

新篇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次多学科联合会诊救治一名重症感染患者

10 月 10 日,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执行院长黄湛镰和援疆专家朱建芸主任的组织下,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联合综合心内科、心血管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脊柱骨科、药学部等科室联合救治一名重症感染患者。本次会诊不仅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次开展的全院多学科联合会诊,也开启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范化诊疗的新篇章。

在九月初一个普通的午后,患者肖先生(化名)开始出现发热和腰痛的症状。他的身体看似正在遭受一场不为人知的「攻击」,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在当地医院的血培养中,发现了恶名昭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尽管当地医院进行了抗感染治疗,但肖先生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身体上开始出现散在的瘀点和瘀斑,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皮肤变化,却预示着一场无法预测的健康危机。

10 月 1 日,肖先生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感染科求助。他需要更专业、更有效的治疗。殊不知,在这个被誉为「生命最后一道防线」的地方,肖先生将接受了一场全力以赴的精准治疗。

新篇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次多学科联合会诊救治一名重症感染患者
救治团队查看肖先生病情
新篇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次多学科联合会诊救治一名重症感染患者
肖先生出现瘀点和瘀斑

在住院期间,肖先生遭受了反复高烧的侵袭。他的血液培养多次显示出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通过影像检查,医生发现他的肺部有脓肿,脊柱也受到了感染。虽然根据药物敏感测试给予了相应的抗生素治疗,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通过食道心脏彩超检查发现,肖先生的右冠窦瘤已经破裂,进入了右心室,并且破裂的地方还形成了多个赘生物。这表明肖先生并发了感染性心内膜炎,若是放任病菌在心脏内部生长繁殖,将对心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朱建芸主任介绍道。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肖先生病情日益危重。为了尽快制定有效的救治方案,感染科朱建芸主任及买买提艾力·吐尔逊副主任组织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次多学科联合会诊,详细讨论患者的病情及后续诊疗方案。

新篇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次多学科联合会诊救治一名重症感染患者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次全院多学科会诊

主管医生米热阿依详细汇报了肖先生的病情。黄湛镰副院长携心血管外科援疆专家闫新建、综合心内科援疆专家罗年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援疆专家冯定云、影像中心援疆专家王晓红、感染科专家陈淑如和江淑贤、医务部专家陈颖蓓以及本院脊柱骨科和药学部的同事们一同会诊了肖先生,并对肖先生的病情进行了深入研讨,制定了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在完善术前检查后,肖先生被转至心血管外科接受手术治疗。术前、术后均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各专科保持紧密沟通,持续关注肖先生的病情变化,为他的后续救治提供坚实的保障。

新篇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次多学科联合会诊救治一名重症感染患者
援疆专家闫新建副主任讲解右冠窦瘤

据了解,今年 9 月 13 日,感染科整体搬迁至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了更好地持续发展,中山大学继续增派医疗骨干,10 月 10 日增派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专家正式进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工作,并参加了本次多学科讨论。

此次会诊,全院专家们共同探讨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为今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诊疗危重症感染患者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同时,此次针对疑难杂症患者的联合诊疗,也是南疆区域医疗中心试运营阶段首次联合开展的全院多学科会议,充分展示了援疆医疗队与本地医疗专家的完美结合。下一步,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将进一步规范诊疗流程,优化服务水平,为南疆各族群众的健康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