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0-20
原创

南京江北医院骨科中心通力合作,成功救治 91 岁老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指的是老年人的髋部骨折,常见的是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一旦发生这种骨折,如果不积极手术治疗,就需要长期卧床治疗,这时候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威胁老年人的生命,所以这种骨折又被称为「死亡骨折」。

91 岁老人遭遇「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近日,91 岁的张奶奶(化名)在家中不慎摔倒,当即感到右侧肢体袭来一阵剧烈的疼痛,无法站立和行走,右腿活动不能。

随后被家人送往南京江北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张奶奶右侧的股骨粗隆骨折了(这在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常见)。同时合并右侧肱骨近端骨折,右侧桡骨远端骨折,右侧肋骨骨折。

南京江北医院骨科中心通力合作,成功救治 91 岁老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红圈处为右侧股骨粗隆骨骨折部位
南京江北医院骨科中心通力合作,成功救治 91 岁老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红圈处为右侧肱骨近端骨折

张奶奶年事已高,除了重度骨质疏松外,心肺功能也不好,患有高血压 2 级高危组、慢性支气管炎,脑梗死、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等。手术难度很高,风险很大。

但是股骨粗隆骨间骨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手术只能卧床,国内外专家都认为不手术两年内老人的离世比率高达 1/4 到 1/2,同时还要面临疼痛无法缓解、护理困难、压疮形成等问题。

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张奶奶和家人陷入了两难。

优化手术方案,手术顺利完成

在向医生了解了相关情况后,张奶奶及家属最终决定实施手术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后,由骨科中心卞健副主任医师团队为张奶奶进行手术。

团队优化了治疗及手术方案:右侧桡骨远端骨折予以保守治疗手法复位支具固定,右肩部及髋部骨折予分阶段进行微创手术,先局部麻醉做好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再腰麻完成髋部骨折的手术,从而大大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及麻醉风险。

并且立即启动老年骨折多学科诊疗模式进入快速诊疗流程,完成了术前检查及评估、多学科会诊,成功实施了 2 处骨折微创内固定手术。

经过术前精心准备,在麻醉团队默契配合下,手术顺利进行,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全返回病房。

南京江北医院骨科中心通力合作,成功救治 91 岁老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老人髋部骨折后怎么办?

老年人骨折,多数人都想的是「年纪那么大了,怕承受不了手术。」所以,都愿意不做手术,或者是能不做手术就不做手术。但其实,在符合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国内外专家们的共识都是老年髋部骨折应优选手术治疗。

卞健副主任医师表示,相比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更高。为此,国家卫健委新近发布了《老年髋部骨折诊疗与管理指南(2022 年版)》,极力推荐尽早手术,力争入院 48 小时内手术治疗。

他介绍,老年人髋部骨折几乎没有完全愈合的可能,如采取保守治疗方式,会直接导致老人长期卧床,从而迅速出现心肺功能代谢障碍、肺炎、双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心脑血管意外等多种危险的并发症,护理困难,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危及生命。

所以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应尽快就医,经全面评估后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案,如有条件接受手术,并营养支持,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术后复健,康复也是很有希望的。  

多举并措,降低老人手术风险

卞健介绍,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但周全的术前准备可以把它降到最低限度。身体重要器官的状况术前会详细地检查,有慢性病的先将病情控制之后再手术也来得及,术前有贫血的可以输血,有炎症的也可以先抗感染治疗。

医生在术前仍会评估手术风险,只有风险可控,才会建议手术治疗。

目前对于股骨颈骨折一般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于粗隆间骨折多采用髓内钉内固定,两种手术都很成熟,手术时间一般在一个小时之内,出血量也不大,绝大多数老人都可以耐受。

手术后的老年人,可以让其早期活动早期下地,预防上述并发症。

温馨提示:老人摔倒,不能自行处理

骨科医生温馨提醒,首先「没有跌倒,就没有骨折!」雨雪天气,老年人应当尽量不出门以避免摔倒。如果家里有严重骨质疏松且年龄较大的老人,生活中一些小细节,如浴室选择防滑瓷砖,卫生间装上扶手,蹲便改坐便,老年人出行可以准备拐杖。

日常生活中,老人要合理饮食,戒烟酒及碳酸饮料,适当增加蛋白质和富含异黄酮的食物,如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米、虾皮;豆浆、补充维生素 c 等;豆类、海藻类、鸡蛋;蔬菜中以绿叶菜;花菜为主;肉禽类与绿叶菜要合理配餐。

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晒 1 小时的太阳。

此外,一旦老人意外摔倒,切记不要自行处理,不要给老人随意服用药物或移动老人,以免适得其反,而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求助专业医生,相信医生的专业性,一定会给患者最佳的治疗和救助。

如果不幸髋部骨折了,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手术治疗,是减少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关键。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