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0-07
原创

若不想心脏受累,一定要注意这几个坏习惯

心脏作为身体的「劳模」器官

一旦发病

会导致全身受累

但很多时候

大家对心脏疾病的相关知识

还只留在表面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心脏常见疾病有哪几种

心脏病种类繁多,可以按发病时间分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心脏病,可以按疾病累及解剖部位分类(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包疾病),也可以按病理生理分类(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脏肿瘤性疾病、心肌炎):还可以按病因分类(高心病、肺心病、风心病、甲亢性心脏病),当然,还有少部分人为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心脏病(心脏神经症)等。

常见的心脏病为以下 6 种,不同心脏病的症状与起因也各不相同。

冠心病

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供氧的最重要血管,它受到动脉硬化的影响而出现狭窄甚至闭塞后,可能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严重者将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心脏病

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心脏的左心室泵血阻力上升,左心室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因代偿而逐渐肥厚、扩张,心肌耗氧增加,心肌重量增加,但无相应的供血增加,最终易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心肌病

该病是由不同病因(遗传性病因较多见)引起的心肌病变导致心肌机械和(或)心电功能障碍,常表现为心室肥厚或扩张。

先天性心脏病

该病是染色体异常的疾病,在全国多地均位居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首位。这是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期属正常)的一大类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

该病也称为风湿性心瓣膜病,是指既往患风湿性疾病后所遗留下来的,以心脏各瓣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

该病是由于各种胸肺及支气管病变而继发的肺动脉高压,最后导致以右心室肥大为特点的心脏病。大多数肺心病是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的。

心脏疾病有哪些症状

不同的种类及诱因导致的心脏疾病,在不同的个体的不同时期中,所可能产生的症状表现是各不相同的。

胸痛

心脏病因素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心包膜炎、主动脉剥离、肺栓塞等;非心脏病因素包括胃肠病,肺炎,创伤,肌痛等。

呼吸困难

常见心脏病症状,总在活动或运动后发生。心脏病因素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脏衰竭、肺心脏病等;非心脏病因素包括:气胸、慢性肺病、肺炎、肺栓塞、贫血、焦虑等。心脏衰竭引致的呼吸困难特征是端坐呼吸及阵发性晚间气喘。

心悸

心脏病因素包括:心律不齐、尖瓣脱垂、缺血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非心脏病因素包括:运动或情绪过盛、甲状腺病、贫血、慢性肺病等。

疲惫

原因包括心输出量过低,心脏衰竭等。

水肿

心脏病导致血液循环减少 → 减少肾脏血流量 → 减少水及盐分由肾脏排出体外 → 四肢水肿。

哪些坏习惯会影响心脏健康

大多数心脏病看似是突如其来的发作,但其实是积攒已久的爆发。

抽烟喝酒

香烟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进入血液之后会引起心脏不正常,烟中的尼古丁不仅会导致癌症的发生,还是导致血管硬化的罪魁祸首之一。酒可以适量喝一点,但如果过量,会使心肌梗塞的危险率大大增加。

熬夜通宵

熬夜会导致疲惫,过度疲惫本身就有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长期的熬夜,还会导致血压升高,出现动脉硬化,最终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长期熬夜,还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血脂稠、糖尿病等疾病,都会进一步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重视饮食

饥饿减肥会导致体重过快下降,大量蛋白质因此被消耗,肌肉组织不断减少,造成心肌组织的衰退,诱发心力衰退。进食过饱则会导致胃壁扩张,使肺内压力升高,心脏代谢增加,容易诱发心肌梗塞。

忽略胸痛

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精神不振、情绪易激动、头晕等症状,就要小心了!因为那很可能是心脏的求救信号,应就诊检查。心脏的疼痛感觉更像压力而非实际疼痛,往往感觉胸前有压力,压力感有时延伸至肩膀、下颌或左臂,突然出汗,可能是紧急情况,请拨打 120。

漳州市第三医院温馨提醒: 虽然心脏病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预防始终是关键。首先,合理膳食要求低糖、低饱和脂肪,多食用膳食纤维,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其次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最后,30 岁以上,尤其是 35 岁以上的中青年人要勤测血压,定期体检。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定期复查,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活方式调整。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