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8-23
原创

关爱青少年儿童,远离泌尿生殖道异物

导读

医生,我儿子尿频尿急尿痛好几天了,今天还拉了血尿,问他也支支吾吾的。医生,我女儿下体出现血性分泌物好几个月了,怎么也好不了。医生,我家宝宝把玩具零件塞进下体了,怎么办?医生,……

江西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诊室,经常会有不少的家长因上述各种问题就诊。

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发现是泌尿生殖道异物,有的甚至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损伤及感染。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青少年儿童泌尿生殖道异物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泌尿生殖道异物? 

泌尿生殖道异物,顾名思义,就是泌尿生殖道里面被塞入了原本不该存在的东西。

这些东西可能是弹珠、发卡、别针、牙签、麦秆、绣花针、铁钉、体温计、铅笔、电线、树枝、泥鳅……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孩子不敢塞的。

目前没有确切的临床研究可以解释儿童自行塞异物入泌尿生殖道的原因。

泌尿生殖道异物有哪些危害呢? 

据不完全统计,江西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每年都会接收几十例泌尿生殖道异物的患儿,主要发生在 2 个年龄段:1—3 岁、9—14 岁,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关爱青少年儿童,远离泌尿生殖道异物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进入青春期后,对自己的身体充满好奇和幻想,出于对性的懵懂认知,一些孩子容易用一些不当的方式进行「探索」,「玩过火」的行为屡见不鲜,事后出于恐惧、尴尬或愧疚,即便 他们感到 各种不适,也羞于向家长求助,直到实在无法忍受才就诊。

关爱青少年儿童,远离泌尿生殖道异物

异物的长期滞留,不仅会造成局部损伤,出现尿痛、血尿、脓尿、排尿困难等症状,绣花针、铁钉等物品,还随时可能游走进入会阴、膀胱,导致感染、穿孔……异物滞留时间越长,危险越多,哪怕将异物取出,孩子仍可能存在尿瘘、尿路狭窄、假腔形成、全身感染等风险。

家长要如何正确引导呢?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

生殖健康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十分重要。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的启蒙者,是非常重要的支持力量,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开展生理卫生健康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

1. 保持良性沟通和有效互动

作为家长,既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变化和需求,及时沟通和交流,注重青少年的心理及生理健康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为其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2. 树立平等而开放的性教育理念

家长应正确认识到性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层面的意义,放下自身思想上的包袱,诚恳的态度与孩子谈论生理上的成熟,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心理上的变化,以平等的姿态分享两性之间的知识与观念。

加强性卫生、性保护教育,就算有过不良性行为的,也不要过于自卑、纠结,只要及时改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可。

3. 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

家长可以通过性教育绘本或动画片等多种趣味形式,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进行轻松交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身体的生理结构,了解身体的生长知识,同时保护孩子的纯真与美好。

由于外在环境因素及自身因素的综合影响,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心理成熟度还不足以跟得上生理发育,造成一部分青少年过早接触性,同时又缺乏性知识的教育,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损害,特别是生殖器官的健康问题,临床上屡见不鲜。

孩子的 青春期性教育 不容忽视,这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多方参与,良性引导。

若发生诸如此类的情况,请不要过分责备,更不要延误治疗,应引导孩子说出真相,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使孩子身体受到的损害降到最低。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