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6-30
原创

西安交大一附院专家团队应用磁压榨技术成功解决直肠癌术后肠道严重狭窄难题

消化道是人体中一条自口腔延续至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的肌性管道,是保证人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重要通道。消化道一旦发生狭窄,患者痛苦极大,上消化道狭窄者难以进食,严重者需依赖静脉营养生存,而下消化道狭窄者排便困难,严重者发生肠梗阻,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在临床上,消化道狭窄并不少见,除原发性狭窄外,还多继发于各种消化道疾病及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在既往的诊疗方案中,手术切除病变、内镜下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都是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当吻合口严重狭窄甚至闭锁时,内镜下治疗就变得难以入手,常规手术又因创伤和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令患者难以抉择。随着医学科技不断创新发展,新的技术、新的器械材料给患者们带来了更多的希望,磁压榨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近日,交大一附院东院区肝胆外科(肝胆外科 5 病区)再出奇招,创造性的运用磁压榨技术成功治疗一名直肠癌术后直肠吻合口狭窄患者。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

患者痛苦中四处寻医

16 个月前,患者因直肠癌在当地医院行直肠癌根治术。1 年前,患者出现排便困难,在当地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后提示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狭窄是直肠癌术后较多见的并发症,肠道手术后,接口的地方由于瘢痕等原因会造成局部狭窄,由于该患者手术位置接近肛门,便引起了排便不畅的问题。患者首先进行了内镜下的扩张治疗,但效果不佳。随着吻合口狭窄的情况不断进展,患者逐渐出现严重的排便障碍,且只能经口进无渣流食。痛苦的患者辗转西安多家医院,医生均建议其手术,行肠造口、将直肠狭窄段切除再吻合。手术能够直接的解决眼前的问题,但由于该患者手术部位距离肛门很近,术后再次出现狭窄的几率较大,这可能导致患者终身通过肠造口来排便。想到手术后可能会成为「造口人」,患者难以接受,「现在医学这么发达,我这病就没有其他治疗方法了吗?」主管医生仔细考虑患者病情后,向患者介绍了磁压榨技术,并向交大一附院磁外科团队、肝胆外科严小鹏主治医师介绍了患者的病情。

磁外科团队再出奇招

创造性解决患者难题

磁外科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在磁外科领域中,磁压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

磁压榨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两块磁体分别放置在梗阻的远、近端,通过两块磁体的互相吸引,逐渐压迫狭窄部位组织,使其发生「缺血-坏死-脱落」,而压榨旁组织则发生「粘连-修复-愈合」,完成消化道的重建任务。

这种全新的重建思路,不仅可以应对内镜无法解决的严重狭窄问题,且避免了开腹手术的风险和术后的不确定性,具有更加安全、微创等优点。

严小鹏主治医师仔细分析患者病情后法发现,一般情况下,直肠癌术后患者本身有一个造瘘口,那么通过造瘘口和肛门两个通路,两个磁环可以比较容易的放置在狭窄部位的两侧,但该患者难点在于,患者没有造瘘口,只有肛门一个通道,这就意味着必须让一个磁环穿过狭窄部位放置到狭窄段近端才能达成压榨条件。

如何让磁环通过狭小的缝隙成功放置将是整个治疗中的关键。带着这样的思考,严小鹏来到外科梦工场,拿出了实验室中存放的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的磁体。在观察这些磁环时,严小鹏和学生张苗苗突然灵光一闪,似乎找到了破解难题的通关密码。

他们发现,在一批半圆形磁环中,一些半圆形磁环相吸成圆环,还有一些相吸成「S」形。严小鹏继而想到,如果一个完整的圆环不能通过狭窄部位,那么「瘦身」成 S 形的圆环则可凭更小的截面以蛇形运动的方式通过狭窄段送达理想位置,通过精确的控制提前设计在磁体顶端的引线,就可以将其还原为需要的圆环形状,巧妙解决了大磁环通过小缝隙的难题,达到磁压榨的实施条件。

西安交大一附院专家团队应用磁压榨技术成功解决直肠癌术后肠道严重狭窄难题

图|S 形磁吻合环在经过数次体外模拟实验后,严小鹏认为这该方案能够治疗这名患者。当严小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完他的手术思路后,一行人迫不及待地从外院来到了位于阎良的交大一附院东院区肝胆外科。入院后,磁外科 MDT 讨论制定了更详细的手术方案,沙焕臣副主任医师、严小鹏主治医师、秦沅发住院医师、张苗苗博士在全麻下为患者实施了视频辅助经肛单通路直肠狭窄磁吻合术,手术顺利,患者于术后第 8 天取出磁环,磁吻合口建立,结肠镜检查提示磁吻合口通畅性良好,结肠镜可顺利通过,在经历长时间的无渣流食后,最终可以恢复正常饮食,再也不用担心排便问题了。该名患者成为了 S 形磁环的第一位获益者。

西安交大一附院专家团队应用磁压榨技术成功解决直肠癌术后肠道严重狭窄难题
西安交大一附院专家团队应用磁压榨技术成功解决直肠癌术后肠道严重狭窄难题
西安交大一附院专家团队应用磁压榨技术成功解决直肠癌术后肠道严重狭窄难题

巧解各种消化道狭窄

「小磁环」大有可为

西安交大一附院磁外科团队在吕毅教授带领下,历经近 20 年的探索和研究,综合实力位居世界领先水平,其创新技术已成为医工结合前沿尖端科技创新领域重点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针对复杂多样的消化道狭窄,磁外科团队利用稀土金属钕铁硼强磁生物效应,以「磁压榨吻合」新型消化道吻合重建思路,帮助多名消化道狭窄患者解除了病痛。严小鹏介绍,在磁压榨技术的思路下,「小磁环」可以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进行「变身」,运用团队智慧,创造性地为患者设计个性化手术方案。目前,团队自行设计的 DSAMAR 磁吻合环、S 形磁吻合环以及沉孔式磁环,无论有无造瘘口,均可实现内镜辅助下食管狭窄、结直肠狭窄磁吻合术,帮助患者更微创、更可靠、更智慧地解决复杂病痛,该技术在国际磁外科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

西安交大一附院专家团队应用磁压榨技术成功解决直肠癌术后肠道严重狭窄难题
DSAMAR 磁吻合环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