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6-21
原创

桂北首例!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成功完成一例腹壁疝高难手术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一病区(胃肠疝外科)近日成功完成一例腹壁疝的 术——TVS 造口旁疝 Sugarbaker 修补+右侧复发腹股沟疝修补术。

家住灌阳的唐某某,3 月发现乙状结肠造口周围明显包块突出并逐渐增大,且时有腹痛、牵拉感等不适症状而诊断造口旁疝。于是找到了二附院胃肠外科一病区(胃肠疝外科)。

唐某某今年 56 岁,有高血压病史 20 年,糖尿病史 16 年,一直用药治疗,2019 年患脑梗塞,经治疗后有肢体活动障碍的后遗症。2020 年 10 月患双侧腹股沟疝而行开放的手术治疗,但术后 2 个月右侧疝复发并出现右侧腹股沟反复有包块突出伴疼痛,2021 年 3 月因患直肠癌而在外院行 Hartmann 手术,乙状结肠造口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工肛门,2022 年 4 月因诊断鼻咽癌而行放射治疗。

伍家发主任医师仔细查看完患者的病情,在排除了患者癌症复发的前提下,右侧的复发腹股沟疝、造口旁疝可以行手术治疗。

TVS 造口旁疝 Sugarbaker 修补+右侧复发腹股沟疝修补术,该手术方法采用从腹直肌鞘后入路行内脏囊全分离技术,从腹膜外入路行造口旁疝和复发腹股沟疝修补。

桂北首例!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成功完成一例腹壁疝高难手术

术中避免了经腹腔手术放置补片后术后粘连、补片侵袭等并发症的风险,尤其是经腹膜外入路的 Sugarbaker 修补方法,可有超大的覆盖范围,有腹膜强大的修复作用,全程无菌操作,隧道式乙状结肠造口,大大减少了造口旁疝的复发率和补片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桂北首例!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成功完成一例腹壁疝高难手术

经过手术团队的默契配合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大便通畅,四个小的穿刺孔愈合良好。

造口旁疝(Parastomal hernia)是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造口旁疝的发生率在 20% 至 50% 之间。造口旁疝的发生与病人全身和局部的情况密切相关。腹壁薄弱术后腹压增高、营养不良、肥胖和局部感染等均是造口旁疝发生的基础,同时造口部位的选择、造口技术与造口旁疝的发生也明显有关。

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在造口旁出现向外突出的皮下肿块,在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增加腹内压(如搬重物、咳嗽、用力排便、排尿)时出现,休息或平卧时减小或消失;肿块会逐渐增大。因疝囊扩张牵扯腹壁和造口,部分病人可出现局部钝痛,坠胀感,饱胀感,消化不良,便秘等不适。

巨大疝可影响穿衣和生活。突出的肿物影响造口袋的粘贴。巨大的造口旁疝长期压迫导致血供不良,回流障碍,皮肤营养障碍,可出现疝表面皮肤溃烂和肠管的嵌顿、梗阻和坏死。

根据造口旁疝发生的原因,可采取不同的针对性预防措施:

1、肥胖患者要适当控制体重,并加强核心肌群的锻炼。

2、造口位置选择要适宜,选择要点:①造口位置宜选择在左下腹或右上腹;②应在腹部切口旁造口尽量避免经腹部切口造口;③尽可能选择经腹直肌造口或腹膜外造口。

3、造口大小要适宜一般直径在 1.5~2.0 cm 之间,肥胖者可适当扩大拖出肠管应高出皮肤 1 cm 左右。

4、术中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操作粗暴,彻底止血,预防切口感染,并适当应用抗生素。

5、选择适宜麻醉,效果要满意,确保在无张力状态下进行组织缝合。

6、术后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7、积极治疗引起腹内压增高的疾病。

伍家发主任医师介绍说:利用腹腔镜经完全腹膜外路径行造口旁疝修补,在治疗腹壁疝方面的优点非常明确,完全腔外微创操作,无需特殊器械,减少内脏损伤风险。而且无需额外固定,节约了医疗成本。理论上讲更经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但是该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存在巨大的挑战,手术难度很大,学习曲线较长。

2020 年蒋会勇教授完成了全球首例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TES)造口旁疝修补,但 TVS(内脏囊全分离)造口旁疝 Sugarbaker 修补+复发腹股沟疝修补查文献尚未见报道,在桂北地区为首次开展。该手术的成功,标志着二附院胃肠外科一病区(胃肠疝外科)在腹壁疝的手术治疗水平上又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