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6-20
原创

学会爱自己,拒绝自我 pua


「PUA」这个词,大家可能并不陌生,打着「良药苦口」的幌子包装具有伤害性的话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提到。

那么它到底自带什么魔力让我们的精神一度被操控并且不能自拔?

01

什么都做不好,真是糟糕透了!

PUA,全称「Pick-up Artist」(搭讪艺术家),简单来说是 情感打压、攻击和控制 的代名词,常见于亲密关系和职场关系中。通过让另一方觉得自己很差劲,从而实施精神控制。

自我 PUA,是把 PUA 的技巧用在自己身上,不断否定自我,摧毁自信心,来实现对自我情感控制。长期被 PUA 的人容易陷入自我 PUA 中。

一些常见的情形,如:

「我真没用,领导交代的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如果当初我不乱发脾气,可能 TA 就不会离开我了」

「我好难过,究竟做了什么惹 TA 不高兴」

「我什么都做不好,真是糟糕透了」

一旦有上述类似的念头在脑海中不断重复,可能会在某一瞬间爆发出来,或许是哇地一声痛哭出来,又或许是埋在枕头上默默流泪,并且懊悔自己的所作所为,甚至贬低自己的失败。

在自我 PUA 的行为中,他们自己化身为自己的法官,审判力度只有更强,没有最强。

或许偶尔,他们也会模糊地意识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件事,有些不对。但至于为什么会这样,从未深入思考。

02

渴望优秀,只有这样才值得被爱?

那么,自我 PUA 是如何形成?

①原生家庭的教育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父母的经历、性格、为人处世的方式等,都潜移默化在父母管教自己的日常中。

孩子小的时候,唯一依赖并无条件信任的是父母,父母的教育间接影响了孩子性格的形成。

然而,并不是所有原生家庭都是幸福的,有些父母对待孩子没有耐心,严厉苛刻,喜欢和别人家的孩子形成对比。

轻则大骂一通,重则打一顿,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容易想起小时候父母对自己的谴责,所以做起事来会缺少耐心,不自信,即使很好的完成了工作,也并没有因此产生愉悦感。

长此以往,父母的责备会内化为我们的价值观念。事实上,应该照顾真实感受的情况,却反而不由自主地选择苛责自己。

②社会进步下的价值判断

在充满竞争的大环境下,人们渴望变得更优秀,被别人关注、喜爱。

久而久之,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无论做什么,无论在哪方面,会想要做的更好,甚至可以理解为不仅是在和别人比较,更多是在和自己做比较,与其说是比较,不如说是在和自己较劲。

长期比较之下,很多复杂的情绪,如焦虑、恐惧、自卑等可能会暴露出来。

在职场上,工作尽职尽责却仍感觉不够努力;

在亲密关系中,认为给了对方足够的空间,但对方却还是想要逃离;

在生活中,说好坚持做身材管理,却不见一点成效。

于是,自我 PUA 进入了无限循环模式,自己越来越糟糕。

03

反杀自我 PUA,脱离自筑堡垒

自我 PUA 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内耗,会让我们陷入自我批评、自我否定、自我怀疑之中。

如何反杀自我 PUA,重获心灵上的自由?

①学会区分自我反思与自我 PUA

当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自我反思会让我们保持头脑清醒,总结失败的教训和参考以往的经验,进而化解难题;

而自我 PUA 会无限放大自己的无能,让自己陷入痛苦之中,甚至给自己贴上负面标签。

所以学会分区两种情绪,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才能更快摆脱自我 PUA。

②接纳自己,打破完美

俗话说人无完人,你就是你,不一样的烟火。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以平常心看待自己,接纳自己的平凡,接受自己的现状,学会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和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因为完美,是我们想要极力达到却永远也达不到的境地。

真正的接纳自己,就要求我们在出现问题时,不要自责,不要焦虑,聚焦事情本身去寻找解决途径,即使暂时没有好的解决方案,也要试着接受现状。

③保持清醒,建立自信

保持头脑清醒,不过度地自我批评、自我怀疑,告诉自己不要不轻易被周围环境所影响,建立自信,相信自己可以走出自我 PUA,给自己一些正面、积极的反馈。

当陷入「我无能」「我真的很差」「都怪我」....... 这种思维怪圈时,可以换个角度,如果你的朋友和你有相似的经历,你也会和对自己一样苛刻的对待 TA 吗?如果不是,那就善待自己。

人生很短暂,我们不要过度牺牲,要学会疼爱自己。期待那些陷入自我 PUA 中的伙伴们能够勇于走出困境,从自我否定与自我批评中解脱出来。未来可期,需要爱与你。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