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5-22
原创

不规则阴道出血,警惕子宫内膜癌

「不规则阴道出血」是一种对妇科疾病的症状描述,它背后的问题可能很严重,比如子宫内膜癌。

女性进入育龄期后,开始出现月经,正常情况下每月一次,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正常的月经具有周期性、规律性,出血量和经期时间都相差不大。

不规则阴道出血是指打破了正常月经的周期性、规律性,出血量和经期时间。出现这种情况可简单归纳于激素问题、炎症、良性病变、恶性病变几大类,而子宫内膜癌就属于恶性病变,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

子宫内膜癌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 20~30%,阴道不规则出血是子宫内膜癌典型的症状,一般早期出血量不多,除血液外可能还伴有异液、异味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微腹痛,随着病情进展而逐渐加重。早期积极治疗 5 年生存率在 90% 以上,而中晚期患者,5 年生存率会下降一半以上。

需要注意的是,子宫内膜癌大概率会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而不规则阴道出血不一定是子宫内膜癌,还可能是激素导致的月经紊乱、阴道炎、子宫肌瘤等等。因此,当发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时,及时就医,首先排除恶性疾病,才能更好的保持健康。

日常生活中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规律饮食、作息,可以更好的起到对疾病的预防作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相关。

1、未孕、未产、不孕症:没有生育过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已经生育女性的 2-3 倍,而患有不孕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更高,是正常人群的 3-8 倍。 

2、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被称作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相关的「三联征」。 

3、初潮早、绝经晚:初潮早、绝经晚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绝经晚(>52 岁)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概率为 49 岁以前绝经者的 2-4 倍。

4、绝经后单一雌激素替代治疗:单一雌激素替代治疗增加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其危险性与雌激素用量多少、持续时间、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间停药及患者体质有关。

5、内源性雌激素:一些疾病可引起内源性雌激素增加,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产生雌激素的卵巢肿瘤(如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等),会使子宫内膜癌变概率增加。

6、他莫昔芬:他莫昔芬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预防和辅助治疗,这种药物具有较弱的雌激素样作用,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应用他莫昔芬 2 年以上的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较不使用者增加 2 倍以上,应用 5 年以上者危险性增加 5 倍。

7、遗传因素:有卵巢癌、乳腺癌或肠癌家族史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会增加,子宫内膜癌是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常见的肠外表现。约 42% 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女性发生了子宫内膜癌。

预防子宫内膜癌,首先要重视绝经后女性阴道流血和绝经过渡期女性月经紊乱的诊治。其次,要注意雌激素的应用指征及方法。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肥胖、绝经延迟、不孕、长期应用雌激素及他莫昔芬等,要密切随访或检测。另外,要加强对林奇综合征女性的检测。

本文审核专家

不规则阴道出血,警惕子宫内膜癌

马容,重庆医科大学在读博士,妇产科主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 4 年。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在《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上发表一篇期刊论文 (IF:6.0)。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