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4-20
原创

一直以为是拖延症的我,却得了「成年多动症」

27 岁的小陈,毕业后换了好几份工作,工作时总爱一拖再拖,经常无法按时完成任务而被辞退,目前处于待业状态。
为此,他感到焦虑不安,想要改变自己拖延的习惯,结果却越来越糟糕。

小陈四处求医,结果也仅是「隔靴搔痒」,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某天,小陈偶然浏览到了「成人多动症」的信息,便心怀忐忑到深圳市康宁医院求诊。

医生了解到,小陈从小就比较调皮,性子急,喜欢打断别人讲话。

上课只能集中 10 分钟的注意力,10 分钟后做各种小动作或者交头接耳;

在学校喜欢搞恶作剧,比如带头给老师写捉弄信、打架;回家做作业总是特别拖拉。

他的这些「异常表现」没有被老师和家长重视,认为是小孩子比较调皮而已。

读大学时经常挂科,毕业论文也是拖到最后一天才完成。

工作后,面对一些复杂的问题容易犯「拖延症」,经常无法执行工作计划,和同事交流时经常遗漏重要信息。

曾在工作时走神,将一笔数十万金额打错账户而被辞退。

这些经历让小陈感到很痛苦,看不到未来。

经过详细问诊及检查后,医生告诉小陈,拖延只是一部分表象,小陈患的是「成人多动症」。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即我们常说的多动症,是常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

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

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以往认为该病只特发于童年时期。

成人也可能患有「多动症」

尽管早期的诊断标准无独立的成人多动症诊断单元,这不意味着成人多动症是一种不可诊断、不可治疗和毫无价值的问题。

在现代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问世前,多动症的成人研究就已经受到重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学者针对儿童期多动症病史的 21-60 岁成人进行随访调查。

发现 67% 的对象仍存在注意困难、坐立不安、情绪不稳、冲动等。

他们的临床表现类似于儿童多动症,通常被认为是由儿童期多动症延续而来。

「多动症」的病因

01 神经发育学

多动症儿童发现有神经发育损伤或延迟的症状,如笨拙、语言发育延迟和言语的异常。

02 神经影像学

有证据表明,多动症儿童前额叶及与执行功能有关的其他脑区及小脑的功能都有异常。

03 遗传学

遗传家系研究、双生子和寄养子研究都表明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其遗传度约为 70% 或更高。

04 社会因素

如家庭经济状况、营养因素等,也可能是患病的先天性素质因素。

05 其他因素

过往提出过铅中毒可能是多动症病因,后来提出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锌可能与多动症发病有关,但目前仍缺乏确切的证据。

成人多动,危害更胜一筹

成人多动症更多地 视为一种慢性病。

不可忽视的是,在现代紧张、快节奏的生活下,成人多动症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进而引发严重的个人问题,危害较儿童多动症更胜一筹。

成人多动症和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症状相似,也是以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表现,表现形式因打上了成人的「烙印」而产生了新的变化。

儿童期的「多动」向成年后「内心焦躁不安」衍变,即多动不再是扭动身体、过度攀爬和跑动。

表现为内心烦躁、坐立不安、工作狂、过度计划或持续活动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及「话痨」现象。

儿童期的注意困难、丢三落四、易分心等「粗心/注意力不集中」症状群。

到成年期则表现为耐心差,不愿意从事枯燥冗长的工作、瘫痪性拖延、时间管理糟糕、缺乏组织性。

儿童期以冒失、爱插嘴回答问题、不能等待、打扰他人等为表现的「冲动」症状群。

成年期则表现为抗挫折性差、做事欠思索、频繁辞职或失业。

成人多动症还可以表现为超速驾驶、面临致命车祸或其他冒险行为,还可能演变为成瘾性人格特点。

伴有品行障碍的儿童多动症,到成年期容易被贴上「反社会人格障碍」或「犯罪」的标签。

「冲动」的儿童多动症者到成年期可能会有更高的意外怀孕率、不良性行为的风险增加及性传播疾病的高感染率。

可以看出,由于成人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后果也更加严重。

因此,成人多动症依然是多动症,但成人多动症不仅仅是多动症

「成人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01 非药物治疗

多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可用于治疗成人多动症,包括心理治疗 (如认知行为治疗,可与药物治疗联用或单独作为疗法) 和心理训练 (如正念治疗)。

此外提倡适当的体育锻炼。

02 药物治疗

分为神经兴奋类药 (苯丙胺类、哌甲酯类) 和非兴奋类药 (如托莫西汀)。

类似 小陈 的患者,要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