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3-10
原创

孩子夜夜遗尿真的难以避免吗?

遗尿症,其一方面会对患儿的心理发育和社会行为造成影响,使他们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行为;另一方面还会给患儿家长带来不小的压力和困扰。

怎样做才能避免遗尿导致「湿身」呢?

1、调整作息习惯:建立规律的作息,鼓励患儿白天正常饮水,保证每日饮水量。避免食用含茶碱、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晚餐宜早,且宜清淡,少盐少油。睡前 2 h 禁止饮水,包括粥汤、牛奶、水果、果汁等含水分较多的食品。

2、奖励机制:家长不应责备患儿,要多给予鼓励,减轻患儿对疾病的心理负担,让其自己积极参与到治疗过程中。

3、养成良好的排尿、排便习惯:养成日间规律排尿、睡前排尿的好习惯。多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每日定时排便,对伴便秘的患儿应同时积极治疗便秘。

4、记录夜间排尿情况:治疗期间继续记录夜间排尿日记,可简单记录是否达到干床,以帮助判断夜遗尿的病情并指导治疗。

5、行为治疗,包括控制液体摄入、调整饮食时间和结构、正常排尿和排便习惯训练、建立适当的奖励反馈机制等。控制液体摄入并不是单纯限制水分, 对每个孩子来说都要保证每日足够的水分摄入, 且因孩子的运动量、环境和饮食而异。 如果水分摄入不足,可能会掩盖潜在的膀胱疾病, 并且妨碍正常膀胱容量的形成。正确的做法是保证日间液体摄入,睡前控制液体摄入,即日间应保证推荐的饮水量,应为: 4~8 岁儿童, 男女均为 1000~1400 ml ; 9~13 岁儿童,男 1400~2300 ml , 女 1200~2100 ml ; 14~18 岁 儿 童 ,男 2100~3200 ml,女 1400~2500 ml 。

以上几点均有利于改善夜遗尿症状。尽可能让患儿主动参与行为训练。 家长应鼓励患儿白天每 2~3 h 排尿一次,并且在睡前排空膀胱。另外,因为便秘与遗尿症密切相关,家长若发现患儿出现便秘时要及时对症治疗。 这对治愈遗尿症大有裨益。

6、觉醒治疗:包括报警器、闹钟唤醒训练。

遗尿报警器:是一种可安放于床铺或患儿内裤的装置,当遗尿发生时可发出警示 (声响或震动等) 达到唤醒患儿排尿的目的。

适应证:对于经教育和引导无效,家长具有一定文化教育水平的患儿可考虑使用。连续使用 2~3 个月一般可获得满意的疗效,直到至少连续 14 个晚上无遗尿发生才可考虑停用。

其治疗遗尿症的机制:

①帮助患儿建立正常的睡眠中尿意觉醒机制;

②改善夜晚膀胱的储尿功能。

闹钟唤醒训练:闹钟设置时机、声音选择、反馈方式等需要个体化方案, 治疗前应评估条件是否利于闹钟治疗,取得孩子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尤为重要。北京儿童医院的遗尿专科门诊应用闹钟唤醒训练治疗不同病情的遗尿症患儿,并长期追踪随访指导,已取得很好的疗效。由于单症状夜间遗尿症患儿一般无器质性病变,治疗时应首先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本病可呈自限性,部分患儿随年龄的增加症状可逐渐消失,因此,对于 6 岁以前的患儿一般可不采取药物或其他特殊治疗。多数单一症状夜间遗尿症患儿,仅给予行为治疗和唤醒训练治疗即可达到治愈目标。

【我家孩子偶尔尿床一次,算是遗尿症吗?】

这种情况是不算的。目前,在我国主要采用国际儿童尿控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年龄 5~10 岁儿童每月至少 2 次以上; >10 岁者每月至少 1 次,并持续 ≥ 3 个月,在不合适的或社会不能接受的时间和地点发生正常的排尿,即遗尿患儿睡眠时排尿在床上;尿量可以将床单湿透,通常不会因尿湿而醒来;有遗传倾向。所以孩子偶尔尿床一次,不能下遗尿症的诊断。

【为什么都是遗尿症的孩子,有的好得快,有的孩子好像没什么效果呢?】

和所有的疾病一样,遗尿症也有轻重之分,判断其遗尿症轻重程度可以从 4 个方面:

1、年龄:是要看与第二性征期的关系如何,许多遗尿患儿都在第二性征期前后突然自愈,如果在这一时期仍然遗尿,那么就说明其生理发育进程有些迟缓。

2、遗尿次数:每晚只遗尿一次的情况只是中度遗尿,如果孩子每周就那么几次,或者偶尔遗尿,就说明接近胜利的终点。

3、遗尿时间段的标准:夜间第一次遗尿的时间越早,病情越重。

4、尿湿范围与醒悟的难易标准:越难醒悟,尿湿范围越大,病情就越重。

【遗尿症轻重程度判定标准】

项目

1 分

2 分

3 分

年龄

5-8 岁

9-12 岁

13 岁以上

遗尿的次数

一周几次

每夜≦1 次

每夜>1 次

遗尿的时间段

凌晨前

入睡 4 小时以后

入睡 4 小时以内

尿湿范围与醒悟的难易(尿量)

刚尿就醒,仅尿湿小范围内裤

遗尿中能清醒,大范围衣裤被尿湿

尿完后也不醒,床铺被尿湿

注:轻度 4-6 分;中度 7-9 分;重度 10-12 分。

【如果没有遗尿报警器,家长怎样做到正确的夜间唤醒呢?】

中国儿童遗尿疾病管理协作组制定的《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专家共识》提出正确的夜间唤醒方法。

唤醒时机:不要随意唤醒患儿排尿,应当在膀胱充盈至即将排尿时将其唤醒。通过这种方法强化「夜间尿意——觉醒」的神经反射,缩短遗尿的持续时间。

可参考以下方法判断膀胱已充盈可唤醒患儿排尿:

①患儿在安静睡眠中突然出现翻身或其他躁动表现;

②根据以往患儿出现遗尿的时间规律,在即将遗尿前唤醒其排尿。

为使遗尿出现的时间较规律并方便家长掌握唤醒时间,可要求患儿在生活上实行「三定」原则:晚饭定时、睡眠定时、晚饭至睡前饮水定量。在「三定」原则下,夜间相应时间所产生的尿量相对稳定,遗尿出现时问也将相对固定。

总之,小儿遗尿症可呈自限性,随年龄的增加每年约 15% 未经治疗的患儿的症状可以得到改善。绝大多数患儿在改善生活习惯、使用遗尿报警器或醋酸去氨加压素(弥凝)治疗后可治愈,即使有症状反复,二次巩固治疗也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对少数治疗效果欠佳的患儿,一方面可尝试其他可选治疗方法,另一方面还应进一步深究是否存在潜在病因,如精神心理因素,或者遗尿合并其他疾病,如胃肠道症状、体格智力发育异常和/或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可找专科医生做进一步的咨询。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