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2-24
原创

别犹豫!得了「真·不治之症」后,她这样做多活了 13 年

很多人的拖延症不是「懒」,而是源于对成功有很强的欲望,但对失败的恐惧更强烈,因为害怕面对未知的结局,而不敢去做。就像这位患有胶质瘤的 60 岁张阿姨明明确诊很早却迟迟没有治疗明明已经准备手术却又犹豫退缩。

在充分讲解病情,尊重患者意愿下西安大兴医院神经外科贾栋教授劝张阿姨最多的就是「千万别让犹豫耽误了自己!」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病情的严峻和对张阿姨的担忧。

贾栋教授为何如此急切手术?这就得从神外领域最棘手、最难治的肿瘤之一脑胶质瘤。

说起「真·不治之症」,存活年限仅 1-2 年,胶质瘤被称为「大脑杀手」,其恶性程度极高,大部分难以大范围地彻底切除。

该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情发展快、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的特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周期及生活质量。

胶质瘤按照恶性程度分为 4 个级别:

1 级多为良性;

2 级为良、恶性交界,预后相对较好;

3 级和 4 级为恶性,预后较差。

不幸的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是胶质母细胞瘤(WHO4 级),是最常见的,很多人发现后,还没来得及治疗就去世了。

一到两年,是大部分脑胶质瘤患者确诊后的最多存活年限。

由于胶质瘤的生长非常迅速,高度恶性病情进展快,因此,疾病发现后一般主张早期手术治疗,术后根据病理分型,决定是否再次进行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

不幸中的万幸,还来得及

去年,张阿姨因病做检查时,阴差阳错发现了脑中的胶质瘤,没多久便出现了幻嗅的症状。

于是,她和家属不远千里从外地来院找到贾栋教授,并事先做了不少「功课」。

「我看您说过『瘤不动我不动』,我这种情况可以不手术吗?」

「我身边好几个人得这种病,复发过好几次,多少年一直治也治不好,我这种情况能治好吗?」

「有痊愈的希望吗?」

「还会复发?」

......

张阿姨心态不乐观,反复追问病情进展,对手术治疗很犹豫,没太多信心。

别犹豫!得了「真·不治之症」后,她这样做多活了 13 年
别犹豫!得了「真·不治之症」后,她这样做多活了 13 年

「胶质瘤在世界医学中都算得上不治之症,但你的情况绝对是不幸中的万幸!」

贾栋教授认为,张阿姨就幸运在,胶质瘤刚好长在了脑功能区外,目前还是低级别,尽早进行扩大切除,是有可能痊愈的,并且预后效果也会很好。

「别犹豫,这手术一定得做!现在还来得及。」

贾栋教授的判断和耐心解说,给了张阿姨和家人一剂强心针,他们开始考虑手术事宜。

但最终,出于种种原因,张阿姨还是犹豫不决,放弃了马上进行手术。我们尊重张阿姨的选择,衷心希望她能尽早接受治疗,早日摆脱病痛。

若因为担心胶质瘤病情反复、手术风险高,就对治病纠结犹豫。

那不妨看看下面这则普通人的成功抗瘤经历,帮你重拾信心。

奇迹!得了最致命的病,竟存活 13 年

13 年前,50 岁的王阿姨不幸患上恶性程度最高、最致命的 4 级胶质母细胞瘤。

当时认为,即使手术,可能也难以生存下来。

但在确诊后,儿子和家人不放弃一丝希望,立即带王阿姨做了手术。术后进行了一次伽马刀治疗,便再也没有复查过。

也许是心态乐观,积极治疗,命运又给王阿姨延续了很多年。

当 13 年后儿子带着王阿姨再次来复诊时,连医生都觉得十分惊讶。

「你这样的病例全国都很少见!」贾栋教授也连连感叹「奇迹」。

虽然王阿姨现在又产生了症状,左腿有点麻,一只眼睛看不太清。但经过贾栋教授分析,情况还算乐观。「肿瘤位置算还不错的,长在了功能区外,目前还能看到边界,只要手术就有机会,最大可能地切除肿瘤延长寿命。」

两则案例中贾栋教授反复强调两句话「千万别让犹豫耽误了自己!」「手术就还有机会」,可见尽早手术治疗是胶质瘤患者有可能延续生命的关键。

「拖延的最大坏处不仅是耽误,还会使自己变得犹豫,丧失信心。

不管什么事,决定了,就立刻去做,这本身就能使人生气勃勃,保持一种主动和快乐的心情。」

讳疾忌医不可取,赶紧治病别犹豫,抓住机会、积极面对,普通人也能成为「奇迹」。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请相信医生,他们真的想让你好!」

别犹豫!得了「真·不治之症」后,她这样做多活了 13 年

贾栋教授提醒:

脑胶质瘤的最常见症状有,进行性头痛、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肢体活动障碍、身体感觉障碍、不明原因出现人格改变、语言障碍、癫痫发作、行走不稳等。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脑胶质瘤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是:

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与基因遗传突变有关。此外,亚硝酸盐食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