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2-16
原创

当孩子谈论自残或自杀时,我们可以做什么?医生:这些「开导」请停一停

今年年初,胡鑫宇的事件让无数网友感到揪心,这背后是不容忽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但有些时候,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不仅仅无法得到及时的救助,反而推向更为沉重的深渊。

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心理健康议题,近些年一直都备受关注。

北医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 2022 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每年有约 10 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分钟有 2 人自杀死亡,8 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中国大陆 15-34 岁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

当一个人鼓起勇气想和身边的亲人朋友谈到自己死亡的想法,往往很轻易就会被他们贴上「过于敏感脆弱」,「想太多」,「不抗事儿」,「不知感恩当下的生活」,「抗挫力差」等等的标签......

而其实,很多时候当一个人一味想着死的事情,也许是因为一直都太认真地活着。而他们在很长的时间内,体验到的关系和生活都给予他们痛苦的体验。

很多的个体在儿童青少年阶段,就是一直以「升级打怪」作为主线任务来前进,一部分的个体还需要抵御家人不稳定情绪和关系作为支线任务并行。长期以往,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背景下,个体在儿童青少年阶段大多处于「生存模式」前行。

有很多的时候,当一个人表示「我不想活了」,也许他想传递的信息是「这样的活法累得我无法再坚持了,但我却看不到其它的可能性」。

当孩子谈论自残或自杀时,我们可以做什么?医生:这些「开导」请停一停
图片来源:Bigstock

然而,在我们的文化中,由于「苦难」是被赋予过于理想化的神圣的光芒,而比较痛苦是很常见的表达方式,由此当给予对方「家长式」的说教反馈后,这部分倾诉的勇气和欲望便被堵塞住,而情绪则更倾向以自我攻击的方式把个体推向进一步的深渊。

因此当一个个体从自杀的意念过渡到自杀的尝试和行动前,往往会发起很多次信号,然而作为临床工作者,我们会发现这个宝贵的沟通机会,很容易被一次次地错过。

01 一些对「自杀」的误解

1. 想自杀的青少年是不会付诸实行的

大约 40%-50% 的儿童青少年在自杀前,都曾经向家人,朋友或者老师表达自己活着没有意义,感觉到生活很痛苦,并且希望让一切都结束。

自杀意念是个体求助的信号,老师和家长需要警惕,不能单纯地假设这些话语只是希望吸引注意,开玩笑,或者威胁希望得到什么东西(如玩手机或不写作业等)。

2. 自杀发生前是没有先兆的 

青少年在自杀前,往往会向别人提到自杀的意图,包括与好朋友说永别,把最珍贵的物件转送他人,开始尝试服用非致命的药物,专注阅读有关死亡和暴力的书籍等等。

当自身所处的困扰不断地增加,他们会觉得除了自杀外别无他法,这时候也许他们与身边人的关系会变得很疏远,让身边的人更难察觉到他们自杀的信号。

当孩子谈论自残或自杀时,我们可以做什么?医生:这些「开导」请停一停
图片来源:Bigstock

3. 企图自杀或自杀致死,会留下遗书

研究显示,在自杀致死的群体中,只有 36.7% 是会留下遗书。

4. 如果自杀未遂,Ta 永远不会再尝试

事实上,企图自杀的人更有可能再次自杀,从而最终引起死亡。如果在企图自杀后没有得到稳定的精神心理专业人员介入,这部分群体可能会再次尝试自杀,而后期的尝试,则是愈来愈致命。

5. 儿童青少年有自残行为,就是想自杀

部分的自残行为是属于非自杀性自伤(NSSI),即是一种无自杀意图情况下故意且直接地伤害自身组织的行为。

自杀与 NSSI 两种行为可以共存,但存在本质的差异。自杀者意在寻求死亡,而自伤者意在求生存,自伤个体通过自伤行为调节情绪,缓解现实压力。

然而,NSSI 和自杀行为常相伴出现,研究显示 NSSI 中 40% 的个体考虑过自杀,有 50%-80% 的个体在一生中考虑过自杀,同时 NSSI 出现会增加自杀的危险系数,伴有 NSSI 的自杀尝试者通过多次反复地尝试自伤行为,容易成为一种自杀尝试,如此循环,最终有一定的几率造成自杀行为的成功。

因此当发现已经存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需第一时间及时联系精神卫生机构进行早期干预。

02 青少年自杀,潜伏在背后的因素是什么?

儿童青少年自杀背后的成因是多因素集结的,其中包含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学校适应性,社会文化因素,个体的心理状况等。

在临床观察和科研结果中显示,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存在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表观遗传机制,包括 DNA 甲基化,miRNA 和组蛋白修饰,可以解释自杀行为中环境危险因素和遗传危险因素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

在家庭因素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长期处在冲突和不稳定的互动,无法为孩子的成长提供稳定的心理支持的前提下,孩子也往往容易成为父母关系中功能性的存在。

在此基础上,个体所呈现的心理弹性会较为僵化,环境的改变和应对挑战的提升容易成为应激源,从而影响其学校适应性。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在《中国青少年的自杀现状》的报告中结果显示,10-24 岁人群自杀死亡原因(有家属和研究者进行归类)最主要的是家庭矛盾,其次是情绪以及精神心理等问题。

当儿童青少年出现自杀意念(suicide ideation)甚至是非自杀性自残的情况,从侧面反映出个体对于所处的心理生态系统已经出现较大的适应性问题。因此当一个个体表达出自身有希望让自己不存在的念头时,我们就需要重视,也许是 TA 所处在的心理生态身边的关系已经需要及时地干预和调整。

03 当青少年谈论到自己自残或自杀想法时身边的人可以做什么?

自杀的出发点不是寻死或伤害自己:而是要制止意识上所不能忍受的痛苦,但不幸的是此举涉及结束生命。  ——(edwin shneidman,1984)

当孩子能够主动提到自己的自杀意念,这些「鼓励」和「开导」请停一停。

「你现在经历的算什么困难,等你以后出来工作了,那才叫真的苦。」

「你现在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想,有什么好难过?」

「想想你爸爸妈妈,多不容易,一点都不知道感恩。」

「你就是睡觉作息不规律,玩手机太多了。」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切都会变好的。」

......

当孩子能够主动表达自身的这些体验,都是主动希望建立关系的表达。

而上述的这些回应的方式传递出来的信息往往是无效且有反作用的,因为这些表达,反映的是倾听者本人听到这些内容后出现的情绪往往是焦虑的感受 – 「你说的这些内容让我感到害怕,我不知道怎么样去解决,我不想你再说了。」 

而后也许被激发刺激的情绪是委屈 – 「我也挺难的,你听听看我有多不容易。」

因此最后主动倾诉的个体体验到的不仅是被否认的感受,还要再次承受对方带有自身负性情绪的反馈,可能还需要安抚对方。

谈一谈希望结束生命背后的感受,聆听者需要稳定自己的情绪。

当个体谈到自己死亡的想法,背后情绪的核心感受往往都离不开愤怒、无助、焦虑和悲伤。也许 TA 想表达的仅仅是很长时间自己体验到的生活如同深陷泥潭一般,但却没有任何的力气去改变。

这种体验感在短期内是真实的,弥散性的且难以消散。

在这个时候,身边的人如果能够及时给予不带批判的承接和理解,并能表示自己能够陪伴在对方身边时,这份无力感能够被及时地接纳,TA 的心理弹性往往能得到一定回升。

当孩子谈论自残或自杀时,我们可以做什么?医生:这些「开导」请停一停
图片来源:Bigstock

在这个过程中,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前提是身边的家人需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同时有意识地寻找相关的信息读物和课程来增加对于这部分课题的理解。

及时寻找资源,进行风险管理

① 在家中把风险物品收拾保管好,跟孩子保证你会尽一切可能保护他们的安全。

② 及时联系学校的心理老师并同步寻找专业的精神心理团队进行及时干预。

③ 了解所处区域的精神卫生中心内部设立的危机干预中心的联系方式,有需要的时候及时联系。

「在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自杀的意念,自残的行为及自杀的行为,需要调整的不仅仅是该个体本身,也是一个可以让身边的人警醒,做出自我调整的时机。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