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01-13
原创

疫情下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人

大疫三年,随着国家出台了疫情防控新十条,对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完善,意味着大部分人面临感染的风险,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为儿童(新生儿)性命负责,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医务工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家国情怀!

疫情下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人

儿科一病区承担着延安市及周边县区的儿童急危重症患儿救治工作,自新冠疫情常态化以来,按照陕西省、延安市及医院的要求,李元霞主任组织科委会成员进行讨论,合理划分出阳性区、阴性区及过渡区,尤其是重症床位划分,最大限度减少院内交叉感染,保障日常医疗及儿童重症抢救工作的进行。

12 月以来,一病区收治阳性患者 56 人,呼吸衰竭 2 人,其中最多一天接诊阳性重症惊厥、肺炎、喉炎等患者 17 人,随着阳性患儿大量的收住院,医护人员感染速度骤增,感染率 62.9%,出现严重的战斗性减员。李元霞主任、王春芬护士长,紧急调整方案。

医疗方面主任、主诊组组长担任二线兼白天住院总,并承担专家门诊、门急诊工作,副主任或二线交叉担任夜间住院总兼一线值班工作,同时在大主任协调下,二、三病区在一病区出现减员情况下,主动承担部分重症病人救治。

护理方面为了防止继续减员,调整原来的排班方式,护士长行政兼巡回及主班,副护士除承担行政、主班等工作外,兼夜间急救、协助等工作。经过共同努力,医疗秩序有序进行。早期感染新冠医护人员症状稍一好转,他们便主动返岗,这种「顾大家、舍小家」精神,使得一病区顺利渡过了医疗减员艰难的时刻。

儿科一病区作为国家标准化儿童哮喘门诊区域示范中心,管理着延安市及周边地区乃至榆林部分地区的哮喘患儿 428 名,冬季本来就是哮喘患儿易急性发作的时候,又处于疫情吃劲时间,哮喘患儿面临复诊、药物缺乏的状态,李元霞主任哮喘团队每天在哮喘患儿微信管理群中,解答患者咨询,指导调整治疗方案,做好患儿及家属心理辅导,同时宣教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知识。

部分患儿无法购药,面临停药,李元霞主任和寇艳主管护理师主动承担起帮助哮喘患儿购药并且邮寄到家,疫情无情,但他们用实践践行者医者仁心!

正值儿科二病区向儿童保健康复转型、装修阶段,科室从大局出发,自愿接收新型冠状病毒高危患儿,科室所有医护人员都站在抗疫一线,承担了儿科急诊、儿科发热门诊的全部工作,并先后派 2 名医师,2 名护士于传染病院支援新冠儿童的救治,1 名医师,3 名护士于延安新区方舱医院工作。

疫情下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人

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大量阳性病人拥向门诊,进一步加重门急诊医师的压力,门诊 2 名医师最先感染,刘甜住院医师确诊当天还在坚持上夜班,后实在发热难忍、头痛加剧,谢坤霞主任第一时间知道后立即去急诊儿科接班,确保门急诊的医疗安全。

随着疫情的发展,科室一大批医护人员变阳,李兴珍主任和冯霞主任都去儿科急诊顶班,李兴珍主任和谢坤霞副主任同时承担儿科发热门诊的工作,一个班次 6-12 小时,不吃、不喝、还不能上厕所,接诊的都是阳性患者。

疫情下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人

曹丽护士长虽然老公已经感染,还一直坚持上班,安排护理排班,协调病床,直至自己爬不起来仍每天电话、微信安排科室工作。

科室医务人员严重减员,感染初期无症状的白苗、米娟娟、王瑞护士都坚持上班,科室一开始收病人,3 天之内就有 12 个阳性患儿入住科室,任华主治医师连轴转 24 小时出现了感染症状,马晓鹏副主任医师连续坚守 48 小时,冯孝强主治医师、刘甜住院医师症状稍微好转后立即返回岗位,儿科二病区全体人员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随着国家防疫政策优化,各类公共场所不查验核酸检测结果,社会活动增多,儿童因抵抗力差,阳性患儿逐渐增多,家长容易引起焦虑、困惑,儿科三病区兼儿科大主任高春燕和卢蓉副主任及时编写了儿童如何防新冠和儿童感染新冠后如何居家护理?内容详细,为患儿家长答疑解惑。

同时为了科学宣传儿童 (新生儿) 感染新冠病毒怎么办?高春燕主任在延安电视台对儿童 (新生儿) 新冠的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做了细致的解答。

高春燕作为儿科大主任,随时根据国家、省级、市级、医院新冠肺炎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医疗救治等相关工作文件制定儿科四个病区、儿科急诊、儿科承担的发热门诊工作,做了统一安排,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尽最大程度保障儿科门诊、急诊、住院医疗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及各科室亚专业的正常开展,同时最大可能保护医护人员避免非战斗减员!

疫情下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人

自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病毒性感冒专病门诊」,各学科专家在线为您服务,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工作人员积极在线上为家长看病问诊,在科室一线、二线工作人员相继阳性之后,师冬琳和李莉承担科室二线、三线和专家门诊的工作,周末也不间断,坚持每天查房,指导阳性危重症患儿的抢救工作!

科室马科和卢蓉每天负责弹性排班,负责病房病人安全救治,随时接替阳性医生的工作,每天 24 小时住科室。马科为榆林市横山县来的硬币嵌顿于食管第一狭窄的患儿核酸结果未出的情况下,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急诊取出后异物后无并发症,病情平稳出院。

住院总贺金娥自 12 月 14 日,急诊接诊第一例阳性高热惊厥的 3 岁患儿,贺金娥立即汇报高春燕主任后为急诊患儿开通绿色通道,立即收住隔离病房,医护人员提前做好防护,第一时间给予积极救治,患儿转危为安。

李亚梅主治医师做完声带手术后,在人员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尽早返回工作岗位,上完儿科急诊夜班的情况下继续承担儿科住院总的工作。屈晖副主任医师、李佳、高萃、任文娟、党赫铭主治医师每天坚守病房,不停地收治儿科急危重症病人和阳性重症患儿,持续高负荷的工作,大家都在默默付出、恪尽职守、主动作为的附院人。

卫晓慧护士长在刚刚结束支援延安市传染病院的工作后,立即返回科室和王静副护士长合理安排护士的排班工作,安排阳性患者如何护理,最大程度避免护士姐妹的感染,保证阳性护士可以安心养病,阴性护士毫不畏惧一直坚守在一线,好多护士姐妹 24 小时住科,随时服从安排,坚守岗位。正是这一群平凡的、有担当的、有奉献精神的人们给我们带来了岁月静好的情景!  

防疫新二十条出台后,新生儿科作为全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就已做好了长期战打硬仗的准备,全力保障危重新生儿救治通道畅通,接诊来自延安市各县区及榆林周边地区的危重新生儿。再次对科室的布局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在原有过渡病房的基础上,留岀阳性患儿救治病房,最大限度地合理排班,已保证社会层面开放后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

疫情下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人

白媛科室护士长、白东梅副护士长积极配合医院安排,分别至延安市二院、方舱医院支援抗疫工作一个多月。科室除了要接受来自各县区的危重、可疑阳性患者,我院每位阳性孕妇分娩的现场,都需要新生儿医生的保驾护航。

同时承担儿科门诊、发热门诊、产科会诊、与家属沟通等接触阳性感染者的工作。因及早部署好科室医护人员,科室能在医护感染近 1/3 时,保证阴性医护上班,护理患者,尽量避免原住院新生儿感染,目前无一患儿感染。同时每天都不断地有确诊患儿入院,他们有的从医院产科出生后直接入住新生儿科,有的辗转多家医院最终来到这里,更多的则是从周边医院紧急转入。首批收治的新冠感染患儿已有 4 例痊愈出院。

疫情下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人

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科室工作人员陆续发生了感染。

姜泓主任门诊、病房两头跑,疲劳作战使她很快出现发热,但仍带病调度协调科室各项工作。孙瑞雪副主任、白媛护士长也都在阳后身体尚未恢复的情况下主动投身科室的高负荷运转。

郝静静医生、徐海霞、李红莉护士在高热的情况下,仍在收治、护理病人,难受的不行了,歇一会儿,再继续;杨莹莹、马霞霞医生、袁甜甜、马阳护士刚刚恢复,担心科室人员不足,立刻返岗;郝莉霞、贾明、雷媛医生以坚定的毅力,在阳了一片后,仍能顽强的坚持着;张渊韬、李帆、刘莉莉、张丹、白三燕……

在面临着职业暴露风险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自愿继续留在临床一线工作,大家毫无怨言,践行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疫情下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人
疫情下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人

在当前疫情的特殊时期,面对新生儿宝宝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新生儿科医护团队日夜坚守,对小小患者们给予格外细心和专业的照护,集全科之力,团结一心、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防控,以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与全院多部门团结协作,争分夺秒地展开疫情阻击战,共同构筑起一道道严密的防线,全力保障延安市新生儿的生命安全,用血肉之躯筑就阻击病毒的「硬核」防线。

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保障延安市及周边地区乃至陕北新生儿的安全救治!

全体儿科人会一如既往地为儿童和新生儿保驾护航,守护生命,充分彰显附院儿科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务人员职业精神!

疫情下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人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