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2-26
原创

想不患胰腺肿瘤,这些因素要注意

胰腺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中国国家癌症中心 2021 年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 7 位,女性第 11 位,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6位。

胰腺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中国国家癌症中心 2021 年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 7 位,女性第 11 位,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6位。

胰腺癌高危因素

及早重视、及早筛查

长期吸烟

烟雾当中有致癌物质,例如焦油尼古丁,还有大量的有毒气体,因为长期吸烟,有毒物质长期刺激人体的组织器官会发生相应的癌症突变,同时迷走神经的长期兴奋也会导致胰腺细胞成持续性兴奋状态。目前研究显示,每日吸烟的量和年限与胰腺癌的发生有明确的相关,长期二手烟吸入也容易导致胰腺癌。

高龄

胰腺癌在老年人发病率相对于年轻人来说偏高。胰腺癌高发年龄在 65 岁以上,因为胰腺癌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一定致病诱因,特别是环境因素。

高脂饮食

高脂饮食与胰腺癌的发生有关。高脂肪饮食会刺激胃肠道释放出缩胆素和其他激素,增加胰腺对致癌物的敏感性。

超重

研究显示高体重指数与癌症相关,这是因为肥胖的体重会加重细胞的负担,而且肥胖常常与慢性炎症相携出现,进而增加了肥胖人群患特定癌症的风险。

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可以导致胰腺局部、节段性或弥漫性慢性进展性炎症,导致胰腺组织和胰腺功能的不可逆损害,反复发作的慢性胰腺炎,有可能会进一步演变为胰腺癌。

长期抑郁

不良情绪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减弱免疫系统识别消灭胰腺癌细胞的免疫监视作用。有调查发现胰腺癌患者因某种原因长期处于抑郁、忧虑、紧张状态,胰腺癌病率较高。

长期酗酒

长期的酒精刺激,一方面会直接损伤胰腺组织,酗酒可以诱发胰腺炎,反复发作可能诱发癌变;另一方面,酒精可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致癌物进入胰腺,在组织损伤的同时,为胰腺癌的发生创造条件。

其他高危因素

遗传性危险因素:患有遗传性胰腺炎、波伊茨-耶格综合征、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及其他遗传性肿瘤疾病的患者,胰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胰腺癌的发生还可能与糖尿病、胰腺基础疾病、长期饮用咖啡等因素相关。

提高生存率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胰腺癌恶性程度较高,进展迅速,但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宜定期体检,而且在出现下列症状时要及时就诊:

上腹痛伴后背部痛;食欲差和不明原因的消瘦;皮肤和眼睛黄染;大便颜色变浅;深色尿;皮肤瘙痒;新发的糖尿病或已患糖尿病但血糖变得难于控制;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凝血块;乏力。

治疗手术为主综合治疗

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患者获得治愈机会和长期生存的唯一有效方法,多学科综合诊治是胰腺癌治疗的基础,可采用多学科会诊的模式,根据不同患者身体状况、肿瘤部位、侵及范围、临床症状,有计划、合理地应用现有的诊疗手段, 以求最大幅度地根治、控制肿瘤,减少并发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胰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方法。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