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1-28
原创

京医多学科团队再战低龄、低体重先心病

近日,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功救治了一名出生仅 2 个月,体重仅 4 kg 的先心病患儿滔滔(化名),医生们在他小小的心脏上精密修补,为他未来的健康成长赢得了宝贵的机会。

未出生便发现心脏畸形

小小生命面对难题

早在产妇妊娠期做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时,医生隔着两层肚皮便已经发现了滔滔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尽管这一检查结果让孩子父母心情沉到了谷底,但夫妻二人的态度十分坚定:「不会因为宝宝心脏有毛病就放弃他,先把孩子生下来,再全力想办法治病。」

滔滔出生后常常反复咳嗽、喂奶十分困难。进一步心脏超声检查发现滔滔的心脏合并多个畸形: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永存左上腔、肺动脉高压、室水平双向分流,情况不容乐观。 滔滔父母多方了解后来到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找到崔光浩主任就诊。

崔主任详细检查后介绍说:「从检查结果来看,室间隔缺损较大,而且存在双向分流,如果不在最佳手术期内接受手术,将影响生长发育,影响心脏瓣膜,发展成艾森曼格综合征并失去手术机会。因此,尽管现在孩子还很小,还是建议抓住手术时机尽早进行矫治。」

京医多学科团队再战低龄、低体重先心病
京医多学科团队再战低龄、低体重先心病
▲艾森曼格综合征示意图 皮肤青紫 杵状指

心脏虽小 考验却大

多学科联合 全力以赴拯救弱小生命

评估能否开展先心手术会根据宝宝的年龄、体重以及具体解剖情况综合判定。患儿体重一旦低于 5 公斤,手术风险就会成倍的增加。

事实上,要为体重仅 4 公斤的复杂先心病患儿实施心脏手术,挑战的不仅是术者,「小小心脏」的病情变化快,对麻醉、体外循环、监护水平、术后护理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更是对医院综合实力的挑战。

与此同时,滔滔父母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决定为滔滔进行手术治疗。

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心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全力配合,术前组织团队充分讨论,历时 3 小时,终于顺利完成了此次低龄、低体重复杂先心病手术。

京医多学科团队再战低龄、低体重先心病
京医多学科团队再战低龄、低体重先心病
▲崔光浩主任主刀进行手术

患儿的心脏只有一颗鸡蛋大小,限制了手术操作的视野和空间,加上组织柔软娇嫩,手术难度也变得极高。

京医多学科团队再战低龄、低体重先心病
京医多学科团队再战低龄、低体重先心病

术后迅速转入重症监护室,医护团队密切关照,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滔滔成功撤除呼吸机,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回到普通病房。在医护人员的悉心护理照顾下,目前滔滔各项体征正常、病情稳定,预计将来他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京医多学科团队再战低龄、低体重先心病
京医多学科团队再战低龄、低体重先心病

崔光浩主任介绍说:「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低龄、低体重的先心患儿手术治疗效果已经得到很大提升,这些先心患儿如果能及时手术治疗,大多数都可以恢复正常,而且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再次提醒各位家长,孩子确诊先心病后,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去医院复查,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