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0-25
原创

子宫也「叛逆」?带你正确认识子宫脱垂

子宫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月经、孕育、分娩都离不开健康的子宫,但子宫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其中子宫脱垂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什么是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的专业术语叫「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所说的「子宫脱垂」有时候不一定是子宫掉下来,也可能是阴道前壁或者阴道后壁的膨出,具体需要行妇科查体才能明确诊断。

盆腔脏器脱垂是指一个或者多个盆腔器官沿阴道下降,甚至脱出于处女膜缘外,包括阴道前壁脱垂(膀胱膨出)、子宫脱垂、阴道后壁脱垂(直肠膨出)、子宫体切除术后残留的宫颈脱垂以及全子宫切除术后的阴道穹窿脱垂。

子宫脱垂的症状

子宫脱垂轻症患者一般无症状。重度脱垂韧带筋膜有牵拉,盆腔充血,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站立过久或劳累后症状明显,卧床休息则症状减轻。

阴道前壁膨出常伴有尿频、排尿困难、残余尿增加,部分患者可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但随着膨出的加重,其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可消失,甚至需要手助压迫阴道前壁帮助排尿,易并发尿路感染。

阴道后壁膨出常表现为便秘,甚至需要手助压迫阴道后壁帮助排便。

外阴肿物脱出后轻者经卧床休息,能自行回纳,重者则不能还纳。暴露在外的宫颈和阴道黏膜长期与衣裤摩擦,可致宫颈和阴道壁发生溃疡而出血,如感染则有脓性分泌物。子宫脱垂不管程度多重一般不影响月经,轻度子宫脱垂也不影响受孕、妊娠和分娩。

子宫脱垂的原因

当盆底肌、盆底肌筋膜、盆腔器官周围韧带等盆底的支撑结构受到损伤、退行性病变或者先天性薄弱等破坏时,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目前认为,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危险因素包括:

1 妊娠及阴道分娩。

妊娠期盆底肌肉需要承受极大的重量,这时盆腔肌肉会处于松弛的状态,这个特殊时期是一个增大盆腔脏器脱垂的原因,有数据显示,阴道分娩的女性约有 1/3 会发生脱垂,特别是产钳或胎吸下困难的阴道分娩,盆腔筋膜、韧带和肌肉可能因过度牵拉而被削弱支撑力量。若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特别是重体力劳动,将影响盆底组织张力的恢复而发生盆腔器官脱。

2 年龄因素。

绝经之后女性的身体处于低雌激素的状态,雌激素不足就容易造成盆腔结构萎缩,从而引发盆腔脏器脱垂的情况,有研究表明,20-29 岁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病率为 1.0%,而 50 岁以上的发病率为 28.1%。另有研究证实,绝经后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比绝经前的女性更严重。

3 肥胖因素。

BMI>30 属于高危。

4 腹腔内压。

慢性咳嗽、腹腔积液、腹型肥胖、持续负重或便秘而造成腹腔内压增加,可导致脱垂。

5 其他因素。

如家族史、各种医源性原因包括没有充分纠正手术时所造成的盆腔支持结构缺损等。

子宫脱垂的治疗

子宫脱垂早期患者脱垂器官还位于阴道内,以尿频、尿急、咳嗽用力后漏尿、下腹坠胀为主,可进行盆底肌训练等康复治疗改善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但脱垂较严重的患者,症状明显,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但是如果年龄大,全身疾病多,无法耐受手术创伤或者有些患者还不想做手术的,都可以尝试使用子宫托来改善脱垂症状。

子宫托

子宫托是在阴道内使用的用具,适用于延迟或不愿意采取手术的未生育患者,有各种形状与尺寸,常见的有环形和牛角形。环形子宫托佩戴舒适、易于取戴、不影响性生活,牛角形子宫托常用于不能耐受环形子宫托的患者。但以下情况不能适用子宫托:急性盆腔炎性疾病、阴道炎、严重的阴道溃疡和阴道异物,对宫托过敏,不能确保随访患者。

盆底康复训练

即 Kegel 运动,方法简单、方便易行,其主要加强薄弱的盆底肌肉力量,查阅相关的网上连接可以得到很多的相关训练材料。对于训练效果不满意的可以辅以生物反馈治疗和电刺激治疗等来增强锻炼效果。

行为方式

所有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都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避免经常负重增加腹压(咳嗽、举重等),如果遇到不可避免的情况,应采取正确的姿势,即弯曲膝盖背部挺直、规律排空膀胱、改善排便习惯、减轻体重。

手术治疗

对于症状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保守治疗无效的,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年龄、手术史、脱垂严重程度以及一般情况拟定手术方案,目前有两种选择:重建性手术以及阴道封闭手术。如果患者有严重的脱垂,没有性生活要求,或者由于内科合并症而无法采用重建手术,那么可以选择阴道封闭手术。

子宫脱垂如何预防

盆腔器官脱垂并非不可避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很大程度地预防脱垂的发生。

1 平时注意生活起居规律、充分休息、劳逸结合。

2 日常注重均衡营养、管理体重;戒烟,积极治疗慢性咳嗽,经常性或者反复咳嗽,对身体健康会产生不良的刺激,长时间咳嗽可能会造成身体免疫力下降,而且会引起盆腔器官向下脱垂。如果不注意合理调养,容易引起尿频或者出现尿失禁的症状。

3 避免抬重物及参加增加腹压的体育活动,在双手提重物的时候,身体会向下用力,从而就会造成盆腔压力明显升高。尤其是站立时,很容易会造成盆腔器官特殊的症状,所以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注意休息,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不要双手提重物。多做缩肛运动,这些都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脱垂。

4 避免大便干燥或者便秘:一旦出现了盆腔脱垂,如果用力大便,会导致盆腔压力瞬间增大,使盆腔脱垂的症状更加严重。

专家提醒:

尽早进行盆底检查,有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盆底脏器脱垂的治疗需要在妇科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使用正确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