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10-14
原创

小心病从口入!「筷筷」行动,实行分餐制,公筷公勺用起来

对于中国人来讲吃饭讲究的是个热闹亲朋好友相聚一起喝喝小酒,吃吃美食人生乐滋滋。

随着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围桌合餐」可能存在细菌与病毒传播的风险因此,「公筷分餐」也越来越备受关注。

那什么是「公筷分餐」「公筷分餐」有哪些好处?下面将由我院营养科专家为大家一一道来

什么是「公筷分餐」?

我国《餐饮分餐制服务指南》规定:分餐是指在用餐过程中,餐具、食物等不交叉、无混用的用餐方式。

公筷,是指专用于夹菜的筷子,不用于吃饭。

很多人误以为使用公筷,是防止别人把病传染给自己,其实这是一种误区。使用公筷最大的作用是防止将自身潜在疾病传染给别人。

比如,一家三口中,如果有人携带幽门螺杆菌,只要携带者使用公筷,就能很好地阻断病菌的传播。因此,使用公筷既能保护自己也能保护他人。

「公筷分餐」有哪些好处

①确保饮食卫生,预防经口传播疾病

不进行「公筷分餐」最显著的危害就是传播病原微生物,例如甲肝病毒、肠道病毒(诺如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这些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唾液进行传播。

疫情期间就餐如果不分餐,也可能会导致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所以实行「公筷分餐」能有效保护自身和他人的饮食卫生,阻止病原微生物交叉感染。

②按需配置,定量进食,减少食物浪费

每个人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安排自己的饭量、菜品,更容易把握份量,能有效减少食物浪费,有助于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③有利于实现营养均衡

采用「分餐制」便于把控食物数量、品种,做到营养均衡、合理搭配,防止偏食挑食,特别是对于儿童而言,能帮助他们认识食物,学会合理膳食,从而保障充足的营养,更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公筷分餐」该如何进行

①家庭就餐时,积极使用公筷公勺,餐后及时消毒。每个家庭成员要有自己固定的餐具,根据家庭成员的人数、年龄及活动强度,确定饭菜总量和营养搭配,按需分餐。

家长要鼓励孩子尽早独立进食,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好习惯,对于不能自主进食的婴幼儿,避免用嘴帮助孩子咀嚼食物以及口对口喂食孩子,与孩子共用餐具等。

②外出就餐时,应尽量使用自己的餐具,主动要求餐馆给每道菜品配备公筷公勺。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进行分餐,不互相夹菜,餐后剩余食物打包或分装时也应使用公筷公勺。

「公筷分餐」不仅是健康卫生的文明用餐方式,也是阻止病菌通过餐桌传播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

让我们身体力行,使用「公筷公勺」,学会分餐,做文明餐桌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