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9-14
原创

从 8 分减到 3 分!南科大医院多学科协作缓解患者癌痛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70%-80% 的晚期癌症患者饱受癌痛的折磨。如何减缓癌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如今癌症治疗的重要课题。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医院通过多学科协作,为一名胰腺肿瘤患者成功实施了硬膜外镇痛联合 CT 引导下、3D 打印导航下腹腔神经丛化学毁损术,使患者疼痛评分从 8 分,降低到术后的 3 分,在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为下一步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

疼痛、呕吐,她希望早日结束痛苦

张女士今年 56 岁。去年,她突然出现上腹部疼痛,到当地医院检查提示胰腺肿瘤,肝脏转移。张女士来到深圳求医,通过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了胰腺癌。在深圳一家医院经过 5 个周期的化疗,肿瘤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疼痛进行性加重。服用阿片类药物镇痛后,张女士出现严重的消化道副反应,疼痛、呕吐和便秘症状越来越严重。张女士一度失去信心,希望能早日结束痛苦。

今年 8 月,张女士上腹部、腰背部疼痛加重,无法忍受,到南科大医院肿瘤科就诊。入院后检查疼痛评分 8 分,为重度疼痛。

考虑到张女士口服药物胃肠道反应重,肿瘤科王利平副主任先后将处方调整为外用芬太尼及镇痛泵持续泵入吗啡,张女士疼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有呕吐、便秘等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镇痛泵居家护理很不方便。

多学科各显神通,精准毁损与疼痛相关的神经

为改善张女士生活质量,肿瘤科王利平副主任建议她考虑神经毁损治疗缓解疼痛。

神经毁损术是指通过化学药物或者射频热凝等方式,破坏与疼痛相关的神经干、神经丛等,达到消除或缓解疼痛的目的。多数胰腺肿瘤患者的疼痛是由于肿瘤侵犯内脏神经在内的腹腔神经丛所致。

王利平副主任组织了多学科会诊,邀请神经内科杨红军主任、贺道华副主任,麻醉科董英伟主任、疼痛治疗护理小组以及影像科黄河技师长参加。

在多学科会诊中,神经内科杨红军主任提出,可以行 CT 引导下腹腔神经丛化学毁损术,也就是通过 CT 定位,人工智能进行图像引导,在腹腔神经丛使用无水乙醇进行化学毁损,从而阻断疼痛。南方科技大学医院粤港澳智能与数字外科创新中心可以为患者定制 3D 打印导板,这个导板能确保医生一次性精准找到与疼痛相关的神经靶点,提高手术精准性和安全性。

但是问题来了,这个手术需要患者保持俯卧位至少一个小时,而胰腺癌患者在身体伸直、仰卧或者向后伸腰、伸展时疼痛会加重,所以胰腺癌患者喜欢弯腰屈膝位。俯卧一个小时,对张女士来说是有难度的,即使在吗啡静脉泵入的情况下,张女士也无法保持俯卧位超过半小时。

麻醉科董英伟提出可以使用硬膜外阻滞镇痛技术,通常使用低浓度麻醉药配合阿片类药物,可让患者整个过程俯卧位,配合完成神经毁损。经过多学科专家们的讨论,终于拟定治疗方案,也跟张女士及其家人进行详细沟通,迅速定下手术时间。

从 8 分减到 3 分!南科大医院多学科协作缓解患者癌痛

确定方案后,神经内科、麻醉科、放射科等多科室合力为张女士开展手术。神经内科杨红军主任、贺道华副主任按照 3D 打印导板指示的穿刺通道,穿刺到提前设计好的深度,通过 CT 扫描,证实穿刺针位置到达实际的靶点,将利多卡因及造影剂注射至腹主动脉周围。此时,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50% 以上,随后,注射无水乙醇进行腹腔神经丛毁损。整个过程持续 1 小时,张女士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安返病房。

术后第 2 天,张女士疼痛明显减轻。杨红军主任来到肿瘤科病房进行了第二次无水乙醇注射。王利平副主任也对患者再次进行吗啡滴定,调低芬太尼剂量,并辅助给予普瑞巴林止痛,奥氮平缓解患者焦虑。第三天,张女士疼痛评分已经稳定降到了 3 分,全天无爆发痛,恶心、呕吐、便秘的症状也大为缓解。张女士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并配合医生们讨论下一步治疗方案。

从 8 分减到 3 分!南科大医院多学科协作缓解患者癌痛

据肿瘤科王利平副主任介绍,对于难治性和复杂性癌痛患者,多学科治疗能使治疗效果达到最优化。因此,多学科协作与会诊是关键,尽力相互融合知识和经验,为患者提供最大限度的舒适。肿瘤科后续将陆续开展癌性疼痛多学科治疗,发挥各科室优势,为更多肿瘤患者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该文章同步收录于:丁香园 App【肿瘤医学】板块,可下载「丁香园 App」前往查看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