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9-09
原创

近视后能看清黑板就不需要配眼镜了么?

每逢寒暑假过后开学季到来,就会有一大批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下降了,纷纷带孩子到医院来做视力检查。然而当检查之后 ,确诊为近视家长们就迷茫了,不知所措。医生建议配镜,但部分家长们总会认为孩子能看清黑板就先不用配眼镜了吧?戴眼镜度数会越来越大?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近视眼?

眼睛就好比是一部照相机,眼角膜及晶状体(相当于相机镜头)会把进入眼球的光线聚焦并投射到视网膜上(相当于底片),形成影像。无限远(5 米以外)来的平行光线通过不用调节的眼屈光组的屈折后成焦点在视网膜上,叫正视眼。如果光线无法聚焦在视网膜上,便会出现「屈光不正」的问题,导致影像模糊不清。如果聚焦在视网膜前,则称为近视。

那么如果孩子近视了不及时戴眼镜视网膜呈像是模糊的,模糊的像刺激眼睛调节,加重眼疲劳,进而促进了近视的发展。因此临床上常见一些轻度近视的孩子因为不戴眼镜而一年迅速增长 100 多度的。戴上准确的眼镜后视网膜呈像清晰了就减少了额外的调节刺激,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

有些家长说那我把孩子座位调整到教室前面不也同样能起到看清的作用了么?实则不然,孩子的眼睛不光是用来看黑板的,近视后的眼睛看远处的物体都是模糊的,所以说无时无刻都是在模糊中度过。而且越离黑板近,越会让孩子的眼睛因为长期看近得不到放松而加剧近视。

戴上眼镜了近视会不会越来越深?这也是广大家长不愿给孩子过早配镜的原因。

为了让大家跳出这个误区。我们要先来了解下青少年近视增长的重要原因-眼轴增长。所谓「眼轴」是指从眼球接收光线的最表层,即从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感受光线最里的一层) 的距离看成是物理中的光学系统的一条中轴线。

当孩子生下来时,眼轴较短,这时孩子的眼睛处于远视的状态,看物体是模糊的,也就是「离焦」的状态;这种离焦状态刺激了眼球的发育,眼轴因此而逐渐变长,这就是人眼的正视化过程。如果这种发育「过了头」,就会形成近视。眼轴每增长 1 毫米相当于近视约 200 度左右。眼轴就像是我们的身高,长高了就不可逆转。

所以说近视是不可治疗的,只能控制其他的增长因素。

想尽办法控制眼轴的增长。对于近视学生的家长而言,要相信科学不要被一些虚假广告所蒙骗。与此同时,还要留意,形成近视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包括连续阅读的时间、阅读距离、照明、饮食习惯、户外运动等等。不能把控制度数的全部希望寄托于某一款产品,还要从根源上消除不利的环境因素。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