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8-18
原创

脚指头突出一大块,10 年来痛到不能走路……竟然需要切骨?

脚痛到难以走路,甚至不能穿鞋子是什么感受?她居然忍了 10 年之久,不禁感叹:是个狠人!

原来 10 年前张大妈(化名)就患了「拇外翻」,如今已经 72 岁的她,已经忍受了多年的脚部疼痛,特别是穿上鞋走路更是疼的厉害。

最近她脚痛的症状越来越明显,甚至连走路都成了奢望,一直忌讳就医的她,最终在家属的极力说服下,才愿意就诊……

脚指头突出一大块,10 年来痛到不能走路……竟然需要切骨?

张大妈从农村老家来到郑州人民医院骨科三病区,找到副主任医师邢林卿,接诊后通过初步判断:这是严重的拇外翻。

「我都疼的没法穿鞋子,没法下地走路。挺影响日常生活的。」张大妈不禁诉苦。

邢林卿介绍:拇外翻是指拇趾基底部关节出现骨性突起,拇趾会偏向第二趾,拇外翻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有一半的拇外翻患者有家族史。

女性足部韧带较男性弱,在同等遗传条件下,更容易发生拇外翻,男女患病比例约为 1∶3。研究发现,65 岁以内的成年人患病率约 23%;65 岁以上患病率更高,达到 36%。

说到这里,是不是有人发现了一个问题,家中的长辈中确实总会有人存在这样的症状。

如果拇外翻除了有外观上的异常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活动障碍的话,一般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正如张大妈这种情况,通过手术治疗能够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

邢林卿为张大妈介绍了具体的手术方式:

一种是软组织手术:

因为拇外翻是拇趾向外偏斜造成软组织不平衡,外侧软组织挛缩严重,拇趾向外,内侧软组织相对松弛,手术时将外侧软组织松解、内侧软组织紧缩缝合,拇趾向内靠偏斜程度会相对减轻。

一种是截骨手术:

若软组织手术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需加做截骨手术,即将骨头打断,重新调整力线,以此来达到减少拇外翻畸形的目的。

其实张大妈的这种情况最适合做截骨手术。

但是截骨矫正也有一些问题。

比如老年患者往往合并骨质疏松截骨后能否愈合?再比如双侧同时做截骨患者至少两个月不能负重,等等,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当听说可能要截骨时,老人家却接受不了:「啥?还要把骨头截断?这我可不中啊!」

根据张大妈的意愿,副主任医师邢林卿为她实施了双足踇囊病损切除术、骨赘清除,踇收肌切断,外侧侧趾关节松解术、内侧关节囊重建缝合术及石膏固定术。

脚指头突出一大块,10 年来痛到不能走路……竟然需要切骨?

术中保留足背、足底的关节囊,切除增生的骨头并对软组织进行拉紧缝合。术后张大妈脚疼的症状完全缓解,而且也能穿上鞋子下地走路啦!

邢林卿介绍:虽然患者没有采取截骨的手术方式,但这次手术同样达到了改变「拇外翻」外观形状及疼痛症状的效果。治病有时候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候需要个体化治疗,既能为患者解决问题,又能达到患者的满意。

关于「拇外翻」,这些知识也要了解哦!

近日,话题#女子穿高跟鞋拇外翻脚码飙升 45#登上微博热搜。那么「拇外翻」是因为穿高跟鞋的关系么?

拇外翻主要发生于穿鞋的人群,特别是女性,所以人们时常认为鞋子不合脚会导致拇外翻,例如穿高跟鞋、尖头鞋等。

但其实导致「拇外翻」的主要因素是遗传因素。

患者中 50%-70% 有家族遗传史,18 岁以前如果没有拇外翻,一般认为没有家族遗传史。

除遗传因素外,以下因素也会造成「拇外翻」 。

不良穿鞋习惯

穿鞋夹脚,爱穿高跟鞋、尖头鞋,会使足尖部挤压在一起,长期穿高跟尖头鞋使拇趾过度挤压,第一跖趾关节内侧软组织过分受牵拉、挤压,外侧软组织则处于相对松弛状态,日久出现挛缩,造成固定性拇外翻。

足部畸形

如足跟内翻和扁平足,可由于运动过度,跟腱挛缩可引起拇外翻,第一跖骨关系不协调、拇趾外旋等也易引起拇外翻。

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病变往往会破坏足部软组织和骨关节的正常平衡结构,由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拇外翻畸形。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加,足部稳定性降低,韧带的柔韧性随年龄增长而减弱,可引发拇外翻。

有人觉得拇趾歪了就歪了吧,反正穿上鞋子也没人能看见,其实拇外翻不仅影响脚部美观,还会带来一些严重的危害。

主要危害:大拇趾根部的关节肿胀,发红或酸痛;出现老茧,由拇趾和第二趾互相摩擦引起;脚掌反复或者持续的疼痛,由于足受力点往中间偏移引起;大拇趾活动受限,有一些证据提示拇外翻会干扰步态和平衡,不平坦的地面可能会增加跌倒风险。

因此如果患上了「拇外翻」,一定不要忌讳就医,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