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8-02
原创

夜间血压升高危害大!大家千万要重视

白天监测到的血压,夜间容易忽视了它,睡时数值悄悄增加,把心脑血管都累趴。

日常生活中,很多高血压患者往往只重视白天血压波动,而忽视了夜间的血压升高。殊不知,夜间血压升高危害更大,大家千万要引起重视。

夜间血压升高有风险

血压会随人的心理状态、情绪、睡眠、时间、季节、气温和环境的变化以及测量血压的部位不同而变化,并且血压有明显的昼夜波动性。

一般来说,人一天的血压有 2 个高峰和 2 个低谷,分别是早起 6 时至 8 时(第 1 个高峰)、中午 12 时至下午 14 时(第 1 个低谷)、下午 17 时至晚上 20 时(第 2 个高峰)、午夜 2 时至 3 时最低(第 2 个低谷)。

多研究表明,相比于日间血压或 24 小时平均血压,睡觉时血压升高更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为白天血压变化容易被感知和监测,一旦有异常,患者可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血压;但夜间在熟睡中,患者不易感觉到明显症状,容易耽误控制的时机。

晚上血压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1、生活因素

长时间坐着或躺着,很少活动;过度吸烟或饮酒;熬夜、睡眠质量差;喝太多浓茶或咖啡容易导致代谢紊乱,诱发动脉硬化和肾脏疾病,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从而导致夜间血压升高。

2、血压压力感受器灵敏度差

血压压力感受器集中在颈动脉和主动脉,一旦受损,就会导致血压异常感觉不灵敏,从而使血压水平升高。

晚上血压升高怎么判断

1、睡前和起床后测量血压

当确定夜间血压升高时,应在睡前服用降压药。首次确诊的患者,早期接受治疗且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在就诊前连续测量血压 5 至 7 天,如果血压控制得好,每周抽一天测血压。

血压控制不达标,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等不适症状时需要密切监测。血压稳定时,不能频繁测量,以免过度紧张导致血压升高。早上和睡前进行测量即可。

2、24 小时血压动态监测

24 小时血压动态监测可以及时反馈血压的真实情况,对夜间血压升高做出明确诊断。

夜间血压升高应对策略

夜间高血压管理的前提应是规范地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多次监测。

在生活方式方面,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缓解夜间高血压,另外控制体重、坚持运动有助于降低夜间高血压。

在药物治疗方面,可改换降压药服用时间至睡前,使其在夜间发挥最大降压效应,同时应选用长效降压药。

此外,单片复方制剂在控制夜间高血压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血压的监测不仅要白天关注,夜间也要重视起来,发现异常要遵医嘱积极治疗。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