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6-30
原创

就像唐三藏在念紧箍咒!这种头痛希望你永远不要得

说到紧箍咒

大家可能首先会想起西游记中

孙悟空被唐僧套上紧箍咒的故事

每当悟空兽性难驯

唐玄奘念紧箍咒

悟空就疼得龇牙咧嘴,痛不欲生

故事归故事

现实中头痛得像被扎上紧箍咒的患者

还真不少

01 从小就头痛,像一把匕首扎进头里

小曾今年 30 岁,从 9 岁开始发生头痛。

头痛每次都在下午发作,从左侧眼眶开始,痛得眼睛发红、流泪、流鼻涕,并向左侧额颞顶枕部扩散……发作时不敢挪动身体,不敢发出声音,必须强制自己让整个人处于完全静止状态(用小曾的话说就是装死状态),发作 2-3 小时之后自动消失,来无影去无踪。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曾挂到了湖南妇女儿童医院疼痛科史开垠主任的号。

"像匕首扎进头里!"

"像有人把眼球给拽出去!"

"像用锋利的凿子在凿冰!"

看着小曾如此鲜明的形容,史主任也详细询问病史,为小曾进行了体格检查,对他既往的检查和治疗也一一询问清楚,记录下来……首次就诊,就足足花了一小时。

通过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史主任排除了颅脑的结构性器质性病变,诊断小曾的头痛是——丛集性头痛,发作时疼痛程度评为 10 分(程度为:顶级疼痛)。

就像唐三藏在念紧箍咒!这种头痛希望你永远不要得

针对小曾的具体病情,追根溯源,史主任制定出对症的治疗方案。

解决了小曾的一大困扰。

02 丛集性疼痛,你不知道的事

你可能不知道,丛集性疼痛的严重性,它也被称为「自杀病」。

经过伦敦大学学院的临床神经病学研究指出,丛集性头痛可能是人类已知经验中最痛的一种。发病时,眼睛就像被人用钻头反复扎入,这种痛苦让许多患者不胜其扰,甚至想要一死了之,这也是「自杀病」病名的来源。

丛集性头痛(前额及面部肿胀、眼周和/或太阳穴周围疼痛明显、鼻塞、瞳孔收缩、流泪,眼睑下垂或肿胀、面部潮红)并不常见,表现为一系列密集、短暂的剧烈疼痛。

丛集性头痛没有征兆,发病时,疼痛通常持续 15 分钟到 3 小时不等,并会在两周到三个月内,每天密集发作,频次介于隔日一次到每日八次。当头痛来袭时,晚上根本睡不着,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这种痛苦的量级非一般人可忍。

丛集性头痛侵蚀的不仅是患者的头脑,还有他们的外貌。如果经常饱受丛集性头痛折磨,病患常常眼皮下垂、瞳孔收缩。

然而,丛集性头痛的病因至今不明。

可以参考的是,丛集性头痛有一定的季节性,通常在秋分和春分达到高峰,许多患者会在这个时间段密集发病。这种现象提示,丛集性头痛可能和下丘脑以及视交叉上核有关,因为这两个脑区是人脑中掌管昼夜节律的中心。

此外,丛集性头痛发病年龄通常为 20-40 岁,多数年轻发病。据报道,丛集性头痛的患者年龄可小至 1 岁,大至 79 岁,男性患丛集性头痛的频率是女性的 3 倍。根据美国集群性头痛调查的数据,女性的表现可能与男性不同,例如:女性往往在较早的年龄患上丛集性头痛,也更容易在 50 岁以后表现出丛集性头痛发病的第二个高峰。

03 有疼痛,怎么办?

由于不像继发性头痛可以通过验血、造影等手段以及其他证据识别,丛集性头痛的确诊只能靠临床诊断。这意味着医生至少要有对丛集性头痛的了解和经验。但现实的情况在于,丛集性头痛患者稀少,大多神经内科的医生可能更关注的,是更常见的偏头痛、心脑血管疾病或帕金森症,医生早年对丛集性头痛的认知可能并不全面。

疼痛科是专门诊断治疗各种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新兴学科。疼痛科的诊疗手段多,治疗系统规范,属于既有药物治疗又能手术治疗的手术科室,建议到疼痛科就诊。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