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6-28
原创

黄顺荣:躬身杏林不知倦 德艺双馨济苍生

作为医者,他们是仁心仁术的医疗专家,也是恪守医德的时代楷模。他们在行医生涯始终坚守悬壶济世的信条,以大医的精诚,全心全意为病人健康服务,赢得了病人群众的高度评价,也为医院的发展作了突出贡献。为进一步弘扬医者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在全院范围内营造学习先进楷模、传承榜样精神的良好氛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推出《大医楷模》专栏,对医院一批兢兢业业、德高望重的专家典型进行报道,用楷模的力量号召全院医务工作者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立足岗位、奋发有为。今天,我们推出首期大医楷模——黄顺荣。

人物名片

黄顺荣:躬身杏林不知倦 德艺双馨济苍生

黄顺荣,中共党员,自治区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我院普通外科学科带头人、业务顾问、广西微创手术中心主任,曾任医院「微创手术」特聘岗位专家负责人,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腔镜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常委和广西腹腔镜内镜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等,担任《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等编委;率先在广西开展多项微创手术技术,受邀到德国、美国等国际国内会议作主题发言和手术演示,参编国内第一部国内外专家联合撰写的腹腔镜外科专著;科研课题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广西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奖二等奖 4 项,发表论文百余篇;两次带队参加援非医疗工作,被授予内镜领域最高奖「恩德思国际内镜奖」;获得 「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广西五一劳动奖章」「2007 感动邕城十大好医生」「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

古今欲行医于天下者,先治其身;欲治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精其术。此可谓医者仁心。广西著名普外科专家,我院原常务副院长、普通外科学科带头人、业务主任黄顺荣便是这样一位仁心仁术的大道医者。从医多年,他视病人为亲人,视事业如生命,即便是「退居二线」,依旧心系手术台,在发挥好「传、帮、带」作用的同时继续为患者服务。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医者的天职,得到了广大患者、同行和职工们的赞誉和认可。

患者至上 带伤手术守护群众健康

行医以来,黄顺荣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心中无时无刻不装着病人,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他甚至在受伤的时刻还惦记着为病人看病,坚守在手术台为他们解除病痛,赢得了病人和家属的尊重和信赖,被誉为「健康守护者」。

2013 年夏天对黄顺荣来说,带着疼痛的记忆。7 月的一天,黄顺荣在经过斑马线时,被一辆突如其来的电动自行车撞倒在地,事故导致他的左侧跖骨骨折,骨折部位严重肿胀,疼痛难忍,而撕裂伤口在缝合石膏固定的处理后,他的左脚肿得甚至连拖鞋都无法穿上,更不说站立和行走。然而,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因为受伤可能暂时无法给病人看病,这让他十分担心。

「黄医生的伤情严重吗?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外科手术我们只认黄医生,希望他的伤能快点好起来,给病人做手术。」得知黄顺荣受伤的消息后,许多慕名而来等待黄顺荣手术的患者和家属忧心忡忡,不仅是为黄顺荣伤情感到揪心,还担心预约好的手术是否还能如期进行。

面对患者的期待,本被疼痛折磨应该安心住院治疗与静养的黄顺荣,却始终舍不下对病患们的牵挂与承诺。受伤后的第二天,他决定要重返手术台,坚持为患者做手术。

此后的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这位年过六旬老人的身影就经常出现在外科手术室中。无影灯下,他一丝不苟地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常常工作起来就连续长达几个小时,忘记了自己左腿骨折带来了伤痛。不仅如此,受伤期间,他拖着石膏固定的伤腿,先后到区内的 5 家医院开展紧急会诊手术,帮助当地的患者解除病痛折磨。

「他树立起的不仅是医生在患者和家属心中博爱仁德的形象,更是年轻一代医务工作者孜孜以求的德才兼备的学习楷模。」一名在我院胃肠·疝·肠瘘外科工作年轻的医生被黄顺荣的医者仁心深深地感染。

「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本职工作,只要病人有需要,我就将一直干到底。」作为自治区终身教授,黄顺荣在业务岗位上工作到 70 岁才正式退休。然而,退休不褪色,他依旧把手术台当成「战场」,被科室同事称为「救火队员」。只要病人或者科室有需求,他都会第一时间站上手术台,为病人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黄顺荣:躬身杏林不知倦 德艺双馨济苍生
黄顺荣查看术后患者恢复情况

精益求精 勇攀广西微创手术高峰

从医 46 年来,黄顺荣一直致力于普外科疾病的手术治疗,尤其在治疗复杂胆管、肝癌、胰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等方面具有较高造诣,被同行誉为广西微创手术「一把刀」。 

黄顺荣:躬身杏林不知倦 德艺双馨济苍生
2004 年 8 月,黄顺荣主刀肝移植手术

传统外科手术要「开膛破肚」,切口大、创伤大、恢复慢,让许多患者望而生畏。若是小孩和年老体弱或患心脏病等疾病的病人还常常会因无法承受剖腹手术而丧失了手术机会。当时为了攻克这一难题,黄顺荣查阅大量国内外医学书籍,紧盯外科领域新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最后瞄上了当时外科新兴的高科技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疤痕美观等特点的微创手术。

1992 年初,全国首次腹腔镜手术演示会在云南曲靖市举行。由于当时会议临时改期,黄顺荣赶到当地时已经错过了会期,正巧碰上算是「半个」广西老乡的腹腔镜技术鼻祖荀正武,于是请求给自己做一次手术演示,荀正武很爽快地答应了。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黄顺荣说:「机会来之不易,当时我提醒自己一定要仔细看、用心记,千万不能漏掉关键步骤。」回到医院后,黄顺荣就照着专家的方法在动物身上不断练习,反复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年 3 月,广西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黄顺荣顺利实施,这也标志着我院外科手术实现了从「刀把子」到「镜把子」的技术革命。 

黄顺荣:躬身杏林不知倦 德艺双馨济苍生
黄顺荣主持学术会议

在长期的手术过程中,黄顺荣观察到,治疗直肠癌传统手术要把患者肛门连同癌变直肠一起切除,病人只能通过留在腹部的人造肛门排泄粪便而终生与粪袋相伴,生活非常不方便。这让黄顺荣觉得,保肛手术十分必要。

为此,黄顺荣潜心研究,大胆采用吻合器进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在切除癌变直肠的同时还能保住肛门。该项手术的成功实施,让众多直肠癌手术患者能更有尊严地生活。

「新技术的采用和实施,不仅能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也能让病人获益良多。」黄顺荣深谙,科研才是学科发展的活水源头。此后,黄顺荣带领团队积极钻研新技术,先后开展了腹腔镜胰腺下假性囊肿切除、胃底贲门癌根治术、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等多项微创手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创造了两项广西第一:第一例腹腔镜下直肠癌、胃癌、结肠癌根治手术,第一例胃底贲门癌手术。在黄顺荣手把手亲自演示和带教下,肝胆、妇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小儿外科等学科微创技术都顺利地开展起来。

春风化雨 言传身教培育医学人才

医学要创新发展,需要更多的医学后辈不断成长和进步。作为一名外科专家,黄顺荣深知培育年轻医生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无论是查房、手术还是学术科研,他时刻发挥着「传、帮、带」 的作用,把好的学术思想、学术经验和医疗技术传给年轻的医生。

在工作中,黄顺荣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那就是每天做完手术后,下班之前他都要带着年轻医生一起查房。黄顺荣查房就像去看望住院的亲戚朋友,远远就跟病人打上招呼。久而久之,病人也习惯了在每天下班前等着他的到来。唠唠家常,问问病情,有时他会摸摸病人脑门,看烧不烧;有时他按按病人肚子,叩击听一听,再撸起病人裤腿看腿肿不肿……

有一次在病房,黄顺荣看到一位上了年纪的病人在艰难地咳嗽,就向一起查房的见习医生展示了「叩诊」技术。「痰咳不出来是不是?不咳出来,很容易引起肺部感染的。」黄顺荣边做示范边招呼见习医生和病人家属,「你们也过来看看,学一学,以后就可以帮病人咳痰了。」黄顺荣把左手弯成弧形按在病人背上,然后右手有节奏地叩击左手,不一会,病人就咳出一大口浓痰来。一招一式,让在一旁观摩学习的年轻医生受益匪浅。

黄顺荣:躬身杏林不知倦 德艺双馨济苍生
黄顺荣在操作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在教授后辈之余,黄顺荣还不断保持着学习的劲头,在医院引进达芬奇 xi 手术机器人后,他又钻研起了手术机器人的操作,至今已开展多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此外,他还承担临床教学工作,目前已培养博士 1 名、硕士 10 余名。

身体力行 推动全国腹腔镜事业发展

作为在广西率先开展腹腔镜技术的专家,黄顺荣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国家的关注和肯定。上世纪 90 年代,黄顺荣和国内几名专家共同参与组建了中华医学会腹腔镜•内镜学组(1991 年)和中华医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1997 年)。在这期间,黄顺荣作为学组组委参与制定了全国腹腔镜培训核心计划,编撰了腹腔镜操作指南以及全国胃癌防治指南类书籍。在全国腹腔镜开展的初期,黄顺荣还以组委身份多次受邀在全国大型学术会议上分享他在腹腔镜手术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并去到云南、四川、新疆、广东等地开展腹腔镜技术的演示和讲课,指导当地腹腔镜技术的开展,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好评。

全国腹腔镜学组组委资格 4 年换届一次,一般任期不超过 2 届,但因为黄顺荣在腹腔镜工作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该学组一直将其组委的身份保留直至他退休。

黄顺荣:躬身杏林不知倦 德艺双馨济苍生
黄顺荣在作学术讲座

在广西外科学领域,黄顺荣身体力行推动学科发展,于 2000 年牵头广西成立微创手术中心、腹腔镜培训中心,并在广西第一个开展腹腔镜手术,走在了全国前列。在黄顺荣的带领下,我院腹腔镜培训中心发展成为全国性的腹腔镜培训基地,共举办了 50 多期腹腔镜学习班,培养了 2000 多名区内外人才。

除了在腹腔镜方面取得突出成就,黄顺荣在广西外科学领域还有诸多贡献:在国内较早开展肝癌及其他肿瘤的电化学治疗(射频治疗),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带领团队于 1984 年在广西首次开展胆道镜经 T 管窦道取石术,该技术的开展,使 1000 多名难治性胆结石患者免受了多次开刀手术取石的痛苦;在全国率先开展结、直肠癌腹腔镜经肛拖出切除吻合术(NOSES),在区内率先开展了腹腔镜直肠癌保肛手术,该手术的成功也造福了众多患者。

古人云:德之深者,必以术造其德;术之精者,必以德固其术。作为一名医者,黄顺荣凭借自己的一片丹心和妙手医术,铸造了大医之魂,誉满杏林。虽然为我院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面对累累殊誉,他不骄不躁,仍坚守在临床工作第一线,为生命保驾护航,为医院尽心尽力,用真诚的医者仁心照亮身边的每一位患者,用赤诚的敬业之情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时代乐章。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