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6-15
原创

孩子频繁揉眼、眨眼?当心!

你们知道吗?当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最先出现的器官不是手,也不是脚而是脑和眼

随着宝宝的不断生长发育直到 6 岁左右眼睛才达到「正常标准」

一岁以下新生宝宝

逐渐看清周围事物,拥有动态视觉

1-3 岁幼儿

动态视力和立体视觉逐渐完善喜欢用眼睛去分辨探索事物

4-6 岁儿童

视力发育成熟期,也是出现视力问题的高发期

然而 0-6 岁视力发育的敏感期内,有大量不良因素会影响视力健康

● 用眼过度

长时间使用眼睛造成眼部的过度疲劳也会成为视力下降的诱因。用眼过度不单单是指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长时间需要用到眼部的活动都包含在内,例如看书、拼图、画画等。

● 卫生环境

孩子好奇心重,什么都爱用手去摸一摸,再用沾满细菌的脏手揉眼睛很容易就造成眼部感染。孩子眼睛发红,流眼泪都是感染的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引发巩膜炎,导致视力下降。

● 饮食营养

不均衡的饮食习惯对孩子视力的影响也很大。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大量消耗维生素 B1,导致视力下降;辛辣食物会使眼部分泌物增多,影响孩子视力;过油会增加胰岛素负担,影响孩子视力发育。

● 遗传因素  

孩子的视力 60% 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如果家长本身就是近视,那对孩子视力问题就更要注意了。

杭州美中宜和医院的小编整理了一些儿童视力下降的前期征兆,家长可以对照参考哦~

5 个视力下降的前期征兆

玩手机看电视凑很近

眯着眼睛看东西

频繁揉眼睛、眨眼睛

总是歪着头看东西

时常头疼

当然,家长不要简单地认为视力下降就是近视,在 0-6 岁视力发育敏感期,孩子很容易出现的弱视、散光、斜视、屈光不正等问题,也表现为视力下降。 因此宝宝出生后,医生会在每次体检时关注宝宝对物体的追视、抓握等能力,了解宝宝的视力发育状况。建议宝宝在一到两岁的时候,通过专业的仪器进一步视力检查。 

0-6 岁不仅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期,更是孩子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很多在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儿童疾病(弱视、脊柱侧弯等)通过体检都可以发现并及时进行干预。

体格检查、口腔检查、听力检查、神经系统发育评估是 0-6 岁儿童每次体检的必检项目。

一岁以内孩子建议每 1-2 个月进行一次常规体检,1-3 岁每半年做一次全面体检,3 岁以后至少每年一次全面体检。 而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评估

在常规体检基础上,关注生理发育和智力发育,还重视家庭、社会对儿童早期整体素质的促进,

是对儿童体格、智力、心理等各方面的综合发育评估。

早期综合发展评估帮助家长发现宝宝早期「问题」

1 体格检查及生长发育检测和评估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评估,医生会根据孩子的身高体重数据做出评估,衡量孩子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有针对性地对宝宝发育提出指导方案,促进宝宝早期更快更均衡地发育。

2 神经心理发育评估

通过一系列看似「游戏」的测试,通过神经心理发育专业诊断量表来对宝宝的运动、语言、社会适应能力等发育状况进行评价,及早发现运动发育落后的宝宝,及早干预。 

3 视力筛查

通过视力筛查及时了解宝宝视力发育情况,是否有弱视、斜视,震颤、先天占位性疾病,便于及早预防。

4 听力筛查

新生儿在出生 48 小时以后,要接受初次听力筛查;未通过初筛者,在 42 天左右接受听力复查;42 天复查仍未通过者,在 3 个月左右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确诊为听力损伤的宝宝应及时到医院的专科进行相应的医学干预。

5 口腔检查

检查乳牙萌出情况,是否患有龋齿,牙列是否整齐。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并给予正确的口腔保健指导。检查是否存在唇、舌系带过短。舌系带过短新生儿期会影响吸吮母乳,长大后会影响吐字发音。 

6 心理行为评估 

儿童期正常健康的心理发展可以促进形成成年期积极健康的人格。儿童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有如口吃,尿床,吸允手指,屏气发作,分离焦虑,好动等等,特殊的心理问题包括自闭症,抽动症,注意缺陷多动综合症等。对于心理行为问题及早发现,及早干预,事半功倍

美中宜和儿科护航宝宝全面发展

孩子频繁揉眼、眨眼?当心!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