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6-15
原创

3 天收治 2 例热射病患者!天热难耐,严重中暑会致命!你是高危人群吗?

收录于专题: 炎炎夏日科普篇

近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收治两名热射病患者。专家表示,热射病是最为严重的中暑临床类型,当体温超过 42℃ 摄氏度时,病死率高达 80% 以上。

3 天收 2 例:热射病患者突增

6 月 3 日,从外院紧急转入一名 17 岁热射病患者。据介绍,前几天,小东(化名)因在工地实习暴晒作业,后出现头晕、乏力,随后又出现抽搐、意识不清等症状,涂抹风油精、口服藿香正气液后,工友将其送医。

随后,小东从当地卫生院、当地医院一路转送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整个过程中,小东还出现了狂躁、乱喊、反复发热等症状,体温最高时达到 41℃。急诊科以热射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收治入院,后经重症医学科一病区积极救治后转入肾内科继续诊治。目前,小东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因肾功能未完全恢复,正在进行血透等相关对症治疗。

无独有偶。6 月 5 日 6 时 30 分许,南宁一名男子吴某(化名)在户外跑步后出现意识障碍、呼之不应、疼痛刺激无反应等症状。旁人立即按压人中,吴某仍神志不清,随后 120 将其紧急转运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考虑热射病可能,急诊科立即予以补液、物理降温、降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当晚 7 时 30 分许,吴某神志清醒,对答切题,但仍无法回忆事情经过,仍有发热,最高达 38.5℃。后经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全科医学科接连救治后,目前已出院。

警惕热射病:致死率高、后遗症大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王威教授介绍,中暑是一种致命性高的急危重症之一,而热射病是最为严重的中暑临床类型,病死率为 40% 至 50%。当患者体温超过 42℃ 摄氏度时,病死率甚至高达 80% 以上。同时,有 20% 至 40% 的热射病患者会留下神经系统损害后遗症。

热射病的易发人群主要有铁路、汽修、环卫工人等高温作业者,也包括老人、幼儿及孕妇等特殊体质者

王威提醒,因缺乏特征性的征兆,轻型中暑与热射病的早期难以鉴别。在长期高温环境下出现头昏、心慌、恶心、呕吐、肢体抽搐等中暑症状后,若经自行处理仍无法缓解,建议及早就医。

科普小知识

中暑病人的救护方法:

1. 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 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3. 尽快降温,体温降至 38℃ 左右为宜。若条件允许,可在额头、腋窝、腹股沟、腘窝敷冰块或涂擦酒精、风油精等以散热降温。

4. 适当饮用凉的淡盐水,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液等解暑药物。切勿一次性大量饮水,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 300 毫升为宜。

5. 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轻型患者可前往医院就诊。

6.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需立即拨打 120 电话,求助医务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特别提醒:处理中暑应避免误区,出现症状后立即进入密闭空调房,或全身尤其是心脏部位涂抹酒精、敷冰块或浸泡冷水等措施都不可取,这些错误的方法会导致全身皮肤毛孔剧烈收缩,阻碍毛孔正常排汗散热,反而加重病情,甚至进展成热射病。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