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6-02
原创

刘华颖主任:做一名儿童血液科医生,找到理性严谨与童真温暖的支点

文章来源:南方春富儿童血液研究院

查房时掏出一颗作为奖励的糖果,遇到调皮的小朋友,会讨价还价说:「我想要草莓味的。」

走出病房与家长沟通治疗方案,最印象深刻的,是遇到一位聋哑妈妈,刘华颖主任一边比划一边写,厚厚的一沓纸记录了她为这位年轻的母亲详细讲解孩子的病情、发病机制,需要面对的情况,以及解答的所有疑问。

作为高博医学(血液病)广东研究中心南方春富(儿童)血液病研究院儿童急淋治疗组的主任,刘华颖说:「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周期长,往往一跟就是 2-3 年,我们在看着这些孩子长大。」

在家长的眼中,刘华颖主任是一位严谨又有温度的医生,对待治疗严谨认真、总是详细耐心地解释治疗过程,对待孩子又充满童趣与关怀,查房时的小礼物、病区最显眼位置的小朋友画作是属于刘华颖医生和孩子之间的默契。

从成为一名儿童血液科医生到选择深入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方向,刘华颖主任觉得,做一名儿童血液科医生,找到理性严谨与童真温暖的支点很重要。

刘华颖主任:做一名儿童血液科医生,找到理性严谨与童真温暖的支点
刘华颖主任:做一名儿童血液科医生,找到理性严谨与童真温暖的支点

治疗之路:如同在「枪林弹雨」中护送孩子安全度过

师从李春富教授选择儿童血液方向后,刘华颖主任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一定要秉承着医学的严谨性,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最新的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她认为,保持学习是临床医生最基本的素养。

她先是前往美国梅奥医疗国际、洛杉矶 City of Hope 医疗中心进修学习,又担任春富研究院实验室主任负责 CAR-T 相关免疫治疗,到现在在儿童急淋诊疗方向独当一面,她说:「我经历了血液病诊疗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新的治疗方法、手段、新药时时都在更新,特别是儿童急淋的治疗方式不再单一,预后也越来越好。正是这种长足的发展,也要求我们临床医生在面对白血病这种恶性病时拿出更专业的临床素养,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精准化治疗。」

刘华颖主任:做一名儿童血液科医生,找到理性严谨与童真温暖的支点

单一依靠化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也不再是白血病的唯一治愈方法,各种免疫、靶向治疗层出不穷,儿童白血病进入了精准化治疗时代。临床诊疗的压力最终化为了刘华颖主任知识更新的动力,她形容儿童急淋的治疗之路就如同在「枪林弹雨」中护送孩子安全度过的过程,于是她不是在查阅文献,就是在线上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不是在了解治疗应用与进展,就是在思考孩子的治疗方案。毕竟只有储备足够多足够新,才能抵挡可能发生的风险。

「儿童急淋的治疗周期长,每一阶段的治疗都很关键,这些持续连贯的治疗一步一步地护送着孩子,避开那些可能的风险,才会迎来一个良好的预后,在『枪林弹雨』中脱身的过程是充满挑战的,孩子获得新生的成就感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不是每一个孩子的治疗之路都能躲过所有的风雨,刘华颖主任经常遇到难治、复发的急淋病例,孩子的前期治疗走了弯路,几经周折才来到春富研究院。她觉得作为临床医生,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眼前的诊疗,应该做更多。

疾病的科普很重要,与家属的沟通很重要,序贯性治疗中的护理很重要,医护和家长的配合也很重要……刘华颖主任希望白血病儿童的家属可以从正规渠道获得专业的知识,来树立信心;也希望家长能充分信任医生,了解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协作和配合。于是她从繁忙的临床中抽身做科普、做线上答疑,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拆解白血病诊疗的过程,耐心又严谨地回答直播间的问题。家长在评论区留言说:「谢谢刘医生,讲得很详细,又好理解。」

做完科普直播,她又忙着回复起患者的咨询问题。她说:「如果更新、更准确的诊疗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第一时间触达到相关人群,我愿意多做一些,我希望更多急淋孩子的治疗可以少走些弯路。」

捧起孩子的天真烂漫:医疗需要有温度的共情

专业上严格要求自己的刘华颖主任面对孩子时更愿意自己是一个可以带来美好和惊喜的刘阿姨。「医学是严肃的,也是有限的。我经常对自己说『做你能做的,改变你能改变的』,所以面对白血病这种恶性病,医疗技术的有限并不能妨碍我想让孩子的治疗过程尽量不那么痛苦。漫长的治疗过程,留给孩子的不应该只有打针吃药、骨穿腰穿,他们处在正要认识这个世界的年纪,哪怕生病,也应该感受到多一点美好与希望。」

刘华颖主任:做一名儿童血液科医生,找到理性严谨与童真温暖的支点

于是刘华颖把病区里最显眼的位置设计成了孩子的作品展示栏,6 岁的小雨、4 岁的萌萌、12 岁的格子……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病房里的小画家们已经办起了画展。节日是最受孩子期待的,每个人都能按时收到刘阿姨亲手送的礼物;平常日子里的惊喜也总有,给做完腰穿的妙妙递上一根仙女棒,给来复查的肖肖奖励一颗棒棒糖;调皮的孩子会在打针前许愿,也会在收到惊喜后「耍赖」说想换一个;有要来住院的小朋友从小区里摘了一朵小小的花,一路小心翼翼带到医院,看到刘华颖主任就伸手送给她,这些疾病之外的美好瞬间,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刘华颖主任:做一名儿童血液科医生,找到理性严谨与童真温暖的支点

在美国进修学习的经历让刘华颖主任对医疗本身有了更多的思考,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很多长期住院的儿童是由医生、护士、心理医生、义工志愿者等共同查房的,疾病治疗之外的心理关怀、甚至是孩子家属的状态,这些可能影响孩子治疗的因素都是医疗关注和重视的一部分,诊疗成为了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多面体,各个环节中的角色和支持十分多样。

于是刘华颖主任也力所能力的关注着疾病之外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心理与情绪,她希望医院的一些温暖的小角落可以缓解孩子的焦虑;她鼓励家属和家属交流互助,形成互相支撑和共情的坚实力量;她坚持用自己充满童趣的仪式感捧起孩子们的天真烂漫,让孩子觉得治疗是有盼头的,医生是可以亲近和交流的,更是愿意去配合的。

刘华颖主任:做一名儿童血液科医生,找到理性严谨与童真温暖的支点

「知识、能力、责任心和有温度的共情,我觉得做好一个儿童血液科医生这些都得具备,我还在不断学习和提高,希望自己能给更多的患儿带来治疗的希望,提供更好的治疗平台。也真诚希望更多的慈善组织及爱心人士给血液病儿童带来更多的关怀和关注。」今年六一儿童节,刘华颖主任作为春富研究院「星光筑梦计划」的爱心大使,加入到了公益机构发起的圆梦计划中,她向大众科普儿童白血病,介绍白血病儿童的治疗现状,这项圆梦计划引起了众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不仅帮助春富研究院的孩子们圆梦六一,活动还辐射到全国多所医院的超过 600 位大病儿童群体,帮助孩子们实现了许下的心愿。

专家介绍

刘华颖主任:做一名儿童血液科医生,找到理性严谨与童真温暖的支点
刘华颖
高博医学(血液病)广东研究中心
南方春富(儿童)血液病研究院
副主任医师、实验室主任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