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5-16
原创

安贞医院郑军:不要成为「手术匠」,要注重外科思维的培养

安贞医院郑军:不要成为「手术匠」,要注重外科思维的培养
安贞医院郑军:不要成为「手术匠」,要注重外科思维的培养

「任何人都不应该『为了参会而参会』。专家们应该拿出新的研究成果、新的文章、新的理念来为大家分享,不能总是重复在以往会议中讲过的内容;年轻医生们应该积极参与进来,不能只是听会,还要展示自我、要与专家交流。」

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脏外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血管外科技术与工程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首都医科大学心脏外科学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上海德达医院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将于 2022 年 6 月 17 日至 6 月 19 日在线上召开。

值此之际,丁香园邀请到本届大会外科分论坛的执行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郑军,为大家介绍本届外科分论坛的精彩亮点,并分享心外科建设、心外科医生培养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独特见解。

发展立足「国际化」,办好有特色的高水平论坛

据郑军介绍,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始于 2009 年,彼时国内主动脉外科技术还不够普及,但在一些医学相对发达的省市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最早开展主动脉外科诊疗的医生们也遇到了一些临床和研究问题,进而产生了彼此之间交流经验、分享心得的需求。

「作为我国主动脉外科领域的首个亚专业学术会议,盘古论坛的诞生代表着我国主动脉外科开始成熟」,郑军还指出,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举办的主旨和使命就是推动学科发展,提高大血管疾病的专业知名度,加强新诊疗技术普及推广和应用。

现如今,历经十余年的发展,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早已不再是最初的仅局限于一小部分外科医生群体的小型论坛,而是一个容纳了介入、影像超声、麻醉、体外循环、重症监护、护理等多个学科的、与国际接轨的主动脉疾病品牌学术会议。

郑军认为,盘古论坛内容和形式的逐年丰富是我国主动脉外科高速发展的象征,因为只有发展了,业内同行们才能积累下更多的成功经验和各种先进理念去分享。与此同时,「也遇到了更深更难的问题,产生了与国内及国外更多、更高水平专家学者交流沟通的需求。」因此,在郑军看来,「国际化」注定是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的进一步发展的立足点。

除了立足「国际化」谋求更高水平的发展,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还将继续加强对年轻医生的培养,坚守「新老共存」的一贯特色。据郑军透露,本届论坛除了继续举办「盘古新青年——青年医生知识技能培训与竞赛」(第二届),进一步激发年轻医生的参会学习热情,还新增了「盘古放映厅」,鼓励中青年医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手术录像,让他们收获业内顶级专家点评和指导的机会。

安贞医院郑军:不要成为「手术匠」,要注重外科思维的培养

「任何人都不应该『为了参会而参会』。专家们应该拿出新的研究成果、新的文章、新的理念来为大家分享,不能总是重复在以往会议中讲过的内容;年轻医生们应该积极参与进来,不能只是听会,还要展示自我、要与专家交流。」这是郑军心中的期望,也是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一直以来所努力的方向。

探索总结「方法论」,推动心外科学科建设工作

通常来讲,在一个综合性医院从无到有,再到逐渐健全完善的建设过程中,心外科的建设往往被放在最后。为何要这样做呢?郑军指出,这是因为,相比其他科室,心外科的建设难度太高。

「心外科医生培养周期很长,从模仿到模拟再到领悟精华,一名主刀心外科医生往往需要 10 年及以上的训练周期;另外,心外科手术风险高,手术效果需要麻醉、体外循环、重症监护、急诊等科室的通力协作。」因此,郑军强调,医院要想发展心外科,必须下定决心,持续加大各项投入和支持。

郑军坦言,除了几个比较大的心外科中心外,近年来国内许多医院心外科的发展都呈下滑趋势。原因在于,「这些医院心外科的医生在专业上遇到了瓶颈,或者技术提升得比较缓慢,而心外科新技术层出不穷,患者更愿意选择能够开展新技术的中心去治疗,而病源的减少导致医生缺乏训练,医术提升更难、更慢,如此走向恶性循环」。

如何才能解决心外科建设中的上述及更多难题呢?为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脏外科专业委员会制定了心外科提振计划——中国心脏外科规范化建设系统工程,针对零基础和有一定心外科发展基础的医院,设计了不同的发展和帮扶规划。

作为该工程的项目负责人,郑军迄今已帮助全国各地十余家医院建设了心脏外科专业,培训基层医生数百名。「心外科的建设是有方法论的」,郑军分享经验道,「在这方面我们有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包括:先做学科的定位,然后做好品牌影响力以吸引患者,接着要有系统科学的规划(比如制定三年目标),最重要的是人才的培养等等。」

总而言之,仅靠自己积累经验来发展的话,很多医院的心外科都难以长期维持,而中国心脏外科规范化建设系统工程则能够帮助这些医院提升心外科医生技术水平,掌握心外科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方式。郑军表示,「未来我们还要投入更多精力去做这项工作,用我们的方法论加速更多医院心外科的建设和发展。」

不要成为「手术匠」,要注重外科思维的培养

时至今日,郑军深耕心血管疾病已有 20 余年之久,累计完成心脏大血管手术 5000 余例,且以高危、复杂、重症和二次手术为主。2020 年,郑军被人民日报评选为「国之名医·优秀风范」。

安贞医院郑军:不要成为「手术匠」,要注重外科思维的培养

结合自身医路历程,郑军分享了心外科医生的成长要点。他表示,一方面,心外科医生的动手能力很重要,这一点离不开时间的积累,只有反复练习,才会熟能生巧;另外一方面,要格外重视对年轻医生临床思维和外科思维的培养,否则是走不远、走不高的。

「有的外科医生只喜欢练手术操作,不注重临床思维和外科思维的培养,这样慢慢就会变成一个死板的『手术匠』」,郑军补充道,「此类外科医生在做熟悉的手术及手术顺利的情况下,效率较高,而术中一旦遇到从未见过的新问题,往往不知如何妥善解决。」

在郑军看来,临床思维强调的是信息收集与临床决策的关系,而外科思维侧重剖析外科操作带来的因果关系,两者要同步培养。举例来说,在缝合某血管时,刚入临床的年轻医生可能只关心如何顺利完成缝合,而有经验的高年资医生会同时思考,这样缝合后可能面临什么样的风险以及如何去应对。这就是有无外科思维的区别。

此外,郑军还分享了一些复杂病例在实施主动脉手术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而这些原则的制定恰是他多年来注重自身外科思维培养的成果。他指出,「首先,手术方案设计要把患者安全放第一位,要考虑得更周全些,不要轻易冒险;另外,做好发生意外后的二手准备,目的在于确保术中发生意外时不慌乱,并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最有效的补救措施。」

事实上,当前来说,国内很多医院开展各类心血管手术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包括难度比较大的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瘤等疾病的手术,但是在围手术期各脏器保护方面,仍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今后持续加强临床思维和外科思维,共同努力设法解决的。

最后,郑军预祝本届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能够顺利举办,并表示,「今后至少 10 年内,主动脉外科仍将是心血管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希望大家能通过本届盘古论坛心外科分论坛,增长见识、提升能力,在思维碰撞中激发出绚丽的火花,照亮主动脉外科进一步前行的道路。」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