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5-25
原创

人生路长,且行且珍「膝」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类逐渐步入老龄化;疫情以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健身;由年龄、运动、

人生路长,且行且珍「膝」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类逐渐步入老龄化;疫情以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健身;由年龄、运动、劳累引发的疼痛也越来越多,膝痛就是其中非常普遍的一种。近期,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骨伤科的石雷副主任医师做客顺义人民广播电台跟大家一起聊聊「膝痛那些事」。

膝关节是什么?

膝盖是大家常用的一个膝关节的代名词,还有方言称之为「磕膝盖、波拉盖子」。明代朱权《卓文君》第一折:「怎做得 登瀛洲膝盖儿软,踏翰林脚步儿长。」常把膝关节比喻成机器的轴承,机器正常运转需要一个好用的轴承,这个轴承还需要定期保养加油,不然就会磨损出问题。

膝关节由三块骨头组成骨性结构。分别是上方的大腿骨,即股骨,下方的胫骨,和前方的髌骨。在上下骨头之间有两个衬垫,我们把它称为半月板,在膝关节内部上下骨头和两个半月板中间有两根韧带,分别限制膝关节上下骨头的旋转、前后移动,我们称之为前后交叉韧带,在关节内部的骨头表面覆盖着一层软骨。关节内部有关节液,起到润滑作用,这个关节液非常重要,就像轴承的润滑油,少了就会磨损。

如果这个轴承不好用了都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我们的膝关节任务繁重,营养又相对较差,所以在人体所有的关节中,膝关节劳损和运动伤发病率都排在首位,说得『恐怖』些,我们的膝关节只有 15 年左右的『好时光』,其余的时间里,都会因为不同的原因而出现不同类型的疼痛。

15 岁以前: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最常见的就是胫骨结节骨骺炎,就是小朋友膝盖正下方的小凸起。

15 岁~30 岁: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是有特殊动作或者外伤的人会面临半月板的问题。

30 岁~40 岁: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一次脆弱期,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甚至还会觉察不到。髌骨软骨是人体膝关节内一层 3~5 毫米厚的透明软骨,可以为膝关节缓冲运动带来的冲击。但由于髌骨软骨没有神经分布,所以在全层磨损前只会在脆弱期拉响一次「预警信号」,在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膝关节的使用不能再随心所欲。

40 岁~50 岁:在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在膝关节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缓冲震动、保持稳定。人体的 60% 体重都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因此内侧半月板的退变发生也比较早。又因为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在退变过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这个现象的到来提醒人们:该开始保养关节了。

50 岁以上: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这是因为髌骨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到,软骨全层磨损,关节炎已经产生。这时候应该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尤其是上下楼梯和爬山,必要时可以使用拐杖来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

如何知道膝关节有没有退变?

一、不明原因的上下楼关节痛

为何只有上下楼梯才能感觉到隐隐作痛?这是由膝关节的解剖结构决定的,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膝关节由三块骨头组成,连着上面大腿的是股骨,连着下面小腿的是胫骨,中间则是髌骨。走平路时,身体的负重主要从股骨下传到胫骨,中间的髌骨弯曲度小,负重比较轻,所以并无痛感。

而上下楼梯时,膝关节要克服身体重力和运动冲击力,再加上关节活动角度大,反复地弯曲、伸直,髌骨负重明显增加,并且磨损也加重。

本来我们的关节面有光滑的软骨保护着,还有一些起润滑作用的关节液,但随着年龄增长,软骨逐渐变得毛糙,且关节液减少。这时如果关节负重大,摩擦频繁,就会刺激到软骨下的神经末梢,我们也自然感觉到疼痛了。

所以第一个信号是:不明原因的上下楼关节痛。

二、不动不痛,一按就痛

膝关节在静息状态下没有明显不适感,但是在膝关节及其周围可以找寻到压痛点,这个就是所谓的「不动不痛,一按就痛」。这个表现同样说明软骨表层已经发生退化,受到按压后缓冲作用减小,对髌骨的保护作用下降,也是膝关节求救信号。

所以第一个信号是:不动不痛,一按就痛。

这里还要再次强调一个症状,就是坎墩、打软,绞索,尤其是年轻人运动或者受伤后出现,一定要到专业的医生那里去就诊,必要的时候医生会让您做膝关节核磁共振,为的是了解您这个轴承外部及内部的所有结构是否出了问题。

如何预防?

控制体重。尽量避免身体肥胖,防止加重膝关节的负担,一旦身体超重。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名词:身体质量指数,即 BMI。BMI 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具体计算方法是:体重 (单位 Kg) ÷ 身高的平方 (单位 m),理想 BMI(18.5~23.9) 。比如我的体重是 74 Kg、身高 178m,计算出来的 BMI 值是 23.4,属于正常范围。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BMI 在 24.0 ~ 27.9 之间属于过重、≥ 28.0 属于肥胖,如果超标,就要积极减肥,控制体重。

注意走路和干活的姿势,不要扭着身体走路和干活。避免长时间下蹲,因为下蹲时膝关节的负重是自身体重的 3~6 倍,工作时下蹲 (如汽车修理工、翻砂工) 最好改为低坐位 (坐小板凳),有些家庭妇女喜欢蹲着摘菜,甚至有的人喜欢跪着擦地,这些动作都要避免。另外,长时间坐着和站着,也要经常变换姿势,防止膝关节固定一种姿势而用力过大。

饮食有什么注意的么?

在饮食方面,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异黄酮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鸡蛋、鱼虾、海带、黑木耳、鸡爪、猪蹄、羊腿、牛蹄筋等,这些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生长软骨及关节的润滑液,还能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