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4-22
原创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为艾滋病人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腺癌超两年无复发

阿兰是一名 65 岁的女性,10 多年前不幸患上艾滋病,经过长期规律的抗病毒治疗,病情一直控制良好。

然而,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 CD4T 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且可能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不幸的是,两年多以前,阿兰突然出现黄疸症状,到当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这是一种十二指肠常见的恶性肿瘤。

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腺癌最有效的手段是进行根治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该手术涉及到 6 个器官的切除、3 个消化道的重建和十二指肠周围的区域淋巴结清扫,涉及很多大血管,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同时,为艾滋病感染者做手术,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职业暴露,即使服用阻断药,也不能完全避免感染 HIV 病毒。

「艾滋病感染者不应被歧视。」接到当地医生联系提出需求后,刘天奇说道。然而,当时国内外都鲜有为艾滋病患者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案例可供借鉴,一切要自己重新摸索。

经过仔细阅读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刘天奇和医护团队做好了充分的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制定了周密的手术和治疗方案。

精准麻醉、精准传递着手术器械、精准施行手术……2019 年 7 月,历时 5 小时,冒着被 HIV 病毒感染风险,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护士做好防护的前提下,严格执行手术规范,主刀的刘天奇和团队紧密协作精准配合,凭着高超的技术,在出血量较少情况下,成功为患者实施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患者最终康复出院,此后接受了 4 个周期的辅助性化疗,定期返院复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为艾滋病人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腺癌超两年无复发
▲患者近期生活照(为了保护隐私,图片经过处理)

「每一个生命都应受到重视!」刘天奇说,在院党委「党建引领、文化聚心、学科发展」的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领下,在院党委书记、肝胆胰脾外科业务主任杨建荣教授的带领下,肝胆胰脾外科将继续致力于肝、胆、胰、脾外科疾病规范化、个体化、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及微创、加速康复外科技术的应用,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医院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为我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助力健康广西建设。

新闻知多点

2021 年 7 月 19 日,我院开始启用达芬奇机器人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该技术手段拥有裸眼 3D 手术视野,机器人操作臂可进行 540 度旋转,具有无死角、高稳定性的操作优势,可以大大提高手术操作的灵活度及操控范围,更有利于医生完成精细化、高难度的复杂手术。此外,通过操控机器人来实施非接触手术,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与传染性疾病患者血液、体液的接触,降低手术医生的职业暴露和感染的风险。

至 2021 年底,肝胆胰脾外科已成功开展了达芬奇机器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胆总管的胰头切除术、半肝切除术等全部肝胆胰脾外科的手术。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