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3-31
原创

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七旬老医生「进驻」爱心驿站发挥余热

在南宁市西乡塘区衡阳东路「工会爱心驿站」,一名身着白大褂、佩戴医用口罩的老医生正戴着听诊器为身穿工作服的环卫工细细检查,随后在诊断单上留下医院详细地址、坐诊时间和私人电话,以便患者咨询。

这位老医生就是卢森建,现年 70 岁了,退休后返聘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广西中医药大学专家楼)肝病科任副主任医师,多年来,卢森建一直希望能发挥余热,为「城市美容师」提供志愿服务。

2022 年 3 月 5 日学雷锋纪念日起,卢森建正式「进驻」衡阳东路「工会爱心驿站」,每周六上午,他都会来到这里为环卫工做健康义诊。

给「城市美容师」义诊献爱心

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七旬老医生「进驻」爱心驿站发挥余热
卢森建在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义诊

不少环卫工看诊后,都会由衷道出一声「谢谢」。管理该处爱心驿站的西乡塘区环卫站工会工作人员朱伟雄笑称:「户外劳动者在爱心驿站可以解决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的问题,如今有了爱心义诊『加持』,驿站更加温暖了。」

朱伟雄还说道,卢森建和西乡塘区环卫站颇有渊源。原来,2007 年西乡塘区环卫站一名环卫工与他人发生争执被打伤,正是路过的卢森建为其清创包扎。

能帮就帮,在志愿服务道路上前行

「能帮就帮。我如今 70 岁了,希望在有限的生命里,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留遗憾,」2011 年退休以来,卢森建一有机会就会参与社区义诊、下乡义诊等活动,各类进社区活动经常有他的身影。

卢森建说,他多年前第一次参加南宁晚报「能帮就帮」爱心服务队举办的便民公益活动时,发现「能帮就帮」这四个字道出了他的心声,是实实在在、能够做到的。如今,这句话常挂在卢医生嘴边。

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七旬老医生「进驻」爱心驿站发挥余热
卢森建背着装满看诊工具的大包来爱心驿站

在通信相对落后的上世纪 90 年代,卢森建在医院病房工作时,发现有患者无家属看护,住院生活极为不便。他发动成立「学雷锋小组」,照顾病人生活起居,安抚病人的焦虑,后被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表彰为「南宁市学雷锋积极分子」。

此后,雷锋精神深深印在他的心上,让他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卢森建主动提出要参与义诊之后,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他的妻子在他帮助别人时,会一同伸出援手「搭一把」,同时默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以表支持。

学微信与患者联系,从不删聊天记录

随着时代的变迁,患者的通信工具逐渐发生变化,微信聊天开始流行起来。为让患者能方便、快速联系到自己,退休后的卢森建开始学着使用智能手机,学着用微信聊天。

卢森建至今已因内存不足更换了 3 部智能手机,每一部手机,老人从不清理微信聊天记录,只为留存患者以往的咨询信息,及时答复。他不仅开出「健康药方」,还开出「心理药方」。

目前,卢森建微信已有 1300 余名联系人,其中大半是患者或患者亲属。

此外,卢森建还会帮外地患者取检验单、寄快递;在患者没有家人陪护时,他还会放弃休假为其奔走,如今,卢森建的快递单和检验单已积累了厚厚一沓。

不少患者治疗好后,给他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医院仁爱分院门诊办公室副主任告诉记者:

「卢医生平日工作就非常热心,只要病患需要帮助,就会伸出援手。」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