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2-28
原创

孕妈注意:早产有风险,预防需提早!

每位孕妈都希望看到胎宝宝「瓜熟蒂落」,但是,孕期总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让有些宝宝早早地见到妈妈,这样的见面总会经历一番惊心动魄,因为这样的见面总是潜藏着太多的危险。

早产就是在一些特殊因素的作用下,妊娠满 28 周至 37 周前分娩。目前国内早产占分娩总数的 5%-15%,是围产儿死亡的首要病因。

那么早产有没有可能提前释放一些信号?

可以预防吗?

这应该是很多孕妈都关注的问题。

早产有迹可循吗?

子宫收缩是早产的典型征兆。在怀孕中晚期,孕妈会因体位改变或行动过于急迫而出现子宫收缩的情况,无规律,收缩频率不高,被称为假宫缩。

但如果出现宫缩规律、频率为每 10 分钟 2 次以上,伴有腹部反复变软、变硬,而且肌肉也有变硬发胀的感觉,就预示着孕妈可能有早产的风险。与此同时,孕妈感觉有点类似于月经来时的腹痛,可能已经出现子宫颈扩张,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早期破水也是早产的征兆之一。在孕 37 周之前,胎宝宝尚未成熟,没有出现产兆就有破水的现象被称为早产型早期破水。发生破水,孕妈可感觉到阴道中一直有股温水样的液体(即羊水)无法控制地流出,用力憋反而留得更多。此时应垫高臀部,平卧,立刻送医院就医。

阴道出血。在孕晚期发现阴道出现血性分泌物或因胎膜破裂而出血,并伴有规律子宫收缩,很可能是早产的征兆,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什么原因可能导致早产?

高危孕妈本身就有极大的早产风险。有过早产史或晚期流产史的孕妈,下次早产风险增加;有宫颈手术史或子宫发育异常的孕妈易发生早产;怀孕年龄 ≤ 17 岁或>35 岁的孕妈;多胎妊娠的孕妈;患有妊娠期并发症或合并症的孕妈;严重贫血或营养不良的孕妈等都容易增加早产的风险。

妊娠期孕妈生殖器感染可能造成早产。生殖器受到感染,可引发阴道炎、宫颈炎等炎症,细菌滋生,使羊水受到感染而引起早产。

胎儿畸形、羊水过多或胎盘异常,比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功能不全等可引发早产。

早产的危险性有多大?

早产对于新生儿的生命有很大威胁。

早产宝宝身体各个器官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力低下,易导致各种新生儿疾病,存活率较差;肝部发育不成熟,可导致出血;肺部发育不成熟,不能正常自主呼吸,易发生肺部感染,严重者可致死亡;早产宝宝也极易发生新生儿黄疸现象。

早产该如何预防?

孕妈注意:早产有风险,预防需提早!

首先,避免那些可致早产的高危因素,对于自身已存在的高危因素,要积极咨询,进行科学的孕期指导,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如子宫机能机能不全,需要做宫颈环切或用孕酮治疗,以确保宫颈口的力量;如检查发现有高血压、糖尿病、严重贫血等,需要遵医嘱积极进行治疗,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其次,要做到定期产检。按照规定时间到医院做一些特定的检查项目,及时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及胎儿发育情况,有任何异常症状可及时与医生沟通,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完善相关胎儿畸形筛查。对于双胎或多胎的女性,尽早了解绒毛膜性。

再次,孕期应注意预防病毒、细菌等感染,防止胎膜早破、绒毛膜炎等疾病发生。

最后,避免过度劳累与外界刺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温馨提醒:如发现早产迹象,务必及时到医院诊治。如有必要,及早科学干预,适时终止妊娠,减少早产带来的风险。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