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1-10
原创

常州二院完成市首例 ECMO 支持下气管肿瘤切除术

近日,常州二院胸心外科、ECMO(体外膜肺氧合)团队、麻醉及手术室等多学科共同完成了在 ECMO 支持下的气管内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据悉,该手术在常州地区尚属首例。

40 岁的龚某近一个月来经常发生胸闷气喘、咳嗽咳痰,在常州二院进行了胸部 CT 和气管三维重建检查。结果发现,龚某的气管下段右侧壁有一个乒乓球大小的不规则肿物,而且有一部分挤入气管管腔内,导致气管局部明显狭窄。收治入院后,龚某胸闷气急的症状愈发严重。

「按照常规处理方式,一般会采用全麻下纤维支气管夹取肿物,但是这个患者肿物的位置处于主气管下段、气管隆突上方,并且占据了大部分气管腔,插管很难通过位置这么深、这么狭窄的病变气道,而且不能彻底切除肿物,复发率也高;如果采用手术方式,为确保术中呼吸功能的维持,需要术中与麻醉医师台上台下紧密配合,随时变换气管插管位置,有时为保证呼吸循环稳定,甚至需要在体外循环(CPB)下完成操作,因此既要保证患者有足够的氧合,又要为术者提供充分的操作空间,还要顾及术后气管吻合口裂开等可能存在的高风险,都是摆在面前的一个个大问题。」吴奇勇表示。

常州二院城中院区胸心外科主任吴奇勇带领团队深入分析了病情,并邀请麻醉科、ECMO 团队、重症医学科、呼吸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在排除手术禁忌后,团队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决定在 ECMO 支持下行气管肿瘤切除气管重建术。

「ECMO 适用于常规心肺支持手段难于维持的严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心跳呼吸骤停、高危心血管介入及外科手术围术期患者的生命支持,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患者心肺功能。气管肿瘤切除、气道重建及成形手术作为肺外科领域的高精尖手术,采用 ECMO 技术,就是在患者体外建立一个『呼吸循环』,改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氧合状态。这样即使患者在术中出现气管插管不能提供满意氧供,ECMO 也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吴奇勇解释说。

手术当天,常州二院麻醉科副主任恽惠方团队为龚某进行全身麻醉后,由无痛内镜中心副主任邵栋等组成的 ECMO 团队立即进行 VV-ECMO(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连接。随后,在胸心外科首席专家王勇的指导下,吴奇勇带领团队行手术操作,完整切除了肿瘤位置的长度近 4 厘米的病变气管,并成功完成主气管端端吻合,术中快速病理示切缘阴性,即已将肿瘤完整地进行切除。

手术历时 4 小时,过程非常顺利。术后龚某恢复良好,未出现吻合口裂开、狭窄等并发症,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ECMO 技术的成功运用代表了一个医院的急危重症救治水平。近年来,常州二院运用该技术成功救治了多例急性心梗患者、呼吸衰竭患者等疑难危重病例。此次胸心外科成功开展 ECMO 支持下的气管肿瘤切除手术,标志着该院气管肿瘤外科治疗水平再次得到提升,多学科合作运行发展更加紧密,也为颈胸段气管相关病变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创造了进一步治疗的机会。

常州二院完成市首例 ECMO 支持下气管肿瘤切除术
常州二院完成市首例 ECMO 支持下气管肿瘤切除术
术前 CT
常州二院完成市首例 ECMO 支持下气管肿瘤切除术
常州二院完成市首例 ECMO 支持下气管肿瘤切除术
术后 CT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