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12-30
原创

西安交大一附院磁外科技术再获新突破

西安交大一附院吕毅教授团队创建的系列磁外科技术在消化系统复杂疾病的微创化治疗中发挥着神奇的作用,创造了多个国际、国内首例手术,真正践行着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将先进科研成果转化回归临床、以治疗患者疾病为目的医工交叉研究思路和理念。

近日,吕毅教授团队利用磁外科先进技术成功治疗了一名复杂的长间隙直肠严重狭窄患者,再现磁外科技术的神奇魅力。

12 月 21 日,一名来自千里之外的广西桂林的特殊患者从西安交大一附院东院区(阎良)肝胆外科出院了。

据东院区肝胆外科沙焕臣主任介绍,该名患者系直肠癌术后,因直肠严重狭窄无法行肠造口还纳,如果狭窄不解除,患者将终生依靠腹壁的造瘘口排便,严重降低生活质量;但因患者进行过放疗和外科手术,因此盆腔粘连严重,用传统的外科手术的方式来解决直肠狭窄难度极大;严重的瘢痕增生使内镜的下治疗也束手无策。

入院后,相关检查显示患者为严重的直肠狭窄,且狭窄段长度达到 47 mm。如此长的狭窄段可使磁体间吸力迅速下降,常规方法无法实现有效的压榨再通,而非常规方法也面临着失败的可能。

西安交大一附院磁外科技术再获新突破
造影所见直肠严重狭窄

医生、护士、研究生、材料专家齐上阵。肝胆外科吕毅教授、沙焕臣副教授、严小鹏副研究员反复阅片拟定手术操作方案;肝胆外科张苗苗研究生在外科梦工场材料学博士史爱华老师协助下测试了十余种规格的磁体的磁力学特性,最终筛选出适合患者的强力磁体;面对全新的创新手术,董芳芳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根据拟定手术方案提前讨论制定了术后护理方案。

西安交大一附院磁外科技术再获新突破
吕毅教授阅片并听取病情汇报
西安交大一附院磁外科技术再获新突破
术前磁力学测试,筛选强力磁体
西安交大一附院磁外科技术再获新突破
术前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手术按计划分步骤有序实施。

12 月 8 日,在麻醉手术部的密切配合下,消化内科和水祥主任和任牡丹教授借助小肠镜将斑马导丝经患者回肠造瘘口置入远端肠管,斑马导丝通过直肠狭窄段经肛门引出,然后沿斑马导丝置入一组磁体至远端肠管,斑马导丝及导管留置于肠腔内。

12 月 10 日,X 线显示磁体已充分到达狭窄段上端,遂在影像科 X 线室的配合支持下,经肛门置入另一组磁体至狭窄段下端。

在强力磁体的吸引压榨下,一周后磁体自行从肛门脱出,结肠造影及结肠镜显示直肠通畅性建立。

至此,直肠狭窄磁力疏通手术宣告成功,患者下一步将回到当地医院接受后续治疗。

西安交大一附院磁外科技术再获新突破
肝胆外科、消化内科、麻醉手术部多科室协作

东院区建设是交大一附院多院区建设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深度融合以来,学科建设始终坚持高起点、严要求、同质化,不断创新和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尤其是在面对疑难复杂病患时表现出来了一附院人应有的勇气和担当。

磁外科先进技术作为肝胆外科重要的创新特色诊疗项目,已在东院区肝胆外科不断开花结果,未来必将必将造福更多患者。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