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12-07
原创

患者术前反复发烧,医生抽丝剥茧发现极罕见病例

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血管外科杨林副教授团队成功救治一例复杂腹主动脉瘤合并布氏杆菌感染患者。据悉,布氏杆菌病合并腹主动脉瘤在世界范围都极为罕见,该病例的成功救治给血管外科救治疑难复杂大血管病变患者的提供更多经验与参考。

今年 8 月,70 岁高龄的刘先生出现间断性的下腹部疼痛不适,由于疼痛无法忍受,刘先生去当地医院做了检查,CT 提示腹主动脉瘤。刘先生找到了西安交大一附院血管外科杨林副教授。杨林副教授查看病人并完善检查后,证实患者系腹主动脉动脉瘤,累及双侧髂总动脉及右侧髂内动脉。考虑腹主动脉并双髂动脉瘤破裂出血危及生命的风险较高,杨林副教授团队为制定了微创介入腔内覆膜支架治疗方案。

患者术前反复发烧,医生抽丝剥茧发现极罕见病例
患者术前反复发烧,医生抽丝剥茧发现极罕见病例
CTA 结果

就在各项治疗和手术准备工作有条不紊推进的同时,意外情况出现了,患者突然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热,血生化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杨林副教授与血管外科刘建林主任、禄韶英副主任汇报讨论病情后,决定先查明发热原因。

在与患者进行详细沟通时,患者的一句话引起了杨教授的注意。原来,刘先生生活在农村,有长期的牛羊接触史,且长期服用生奶。这一特殊的生活习惯让杨教授立刻联想到一种特殊的疾病——布鲁氏菌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布病」,是由布鲁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与刘先生的情况非常相似。

经过特殊血培养,不出所料,患者明确诊断为布氏杆菌。杨林副教授立即请感染科、血液内科等多学科会诊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由于布氏杆菌病合并腹主动脉瘤在国内外均极为罕见,围手术期支架感染风险极高,杨林副教授团队与患者及家属多次商量后,决定先行处理布氏杆菌感染,完全清楚感染后再行二次处理主动脉瘤病变。

经过四个月的对症治疗,患者多次血培养均恢复正常后,患者及家属联系杨林副教授于近日二次入院。本次住院期间患者复查血培养无恙后,术前经过治疗团队多次讨论,在麻醉手术部,介入手术室团队的配合下,杨林副教授团队在局麻下为患者进行了腹主动脉瘤并双髂总动脉瘤腔内隔绝+右髂内动脉栓塞术。

术中,杨林副教授副教授团队再次碰到难题。患者腹主动脉下段及双髂动脉瘤样扩张明显,且双髂外动脉明显迂曲。杨林副教授、刘伟主治医师、韩阳主治医师、王超住院医师讨论后,决定采用双通路、双导丝牵张技术完成覆膜支架系统的输送。经过手术团队近 2 小时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为该患者实施了介入微创腔内支架手术,造影见腹主动脉并双髂动脉瘤隔绝良好,右髂内动脉栓塞良好,未见明显造影剂外溢影。患者术后症状明显好转,已于近日出院。

患者术前反复发烧,医生抽丝剥茧发现极罕见病例
术后

杨林副教授表示,血管外科完成此例布氏杆菌感染合并腹主动脉瘤的微创治疗,病情较为复杂,该患者介入微创手术的成功开展,将给我们提供更多宝贵的经验来救治疑难复杂大血管病变患者,也将给血管外科团队更大的信心服务好广大外周血管疾病患者。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