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11-19
原创

3D 打印一颗「心」9 岁男童重获新生

近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完成了一场特殊的复杂先心病手术,在 3D 打印技术的帮助下,9 岁男童超超(化名)「千疮百孔」的心脏又健康地跳动了起来。

3D 打印 1:1 复制患儿心脏

2012 年出生的超超是一名先心病患儿,三个月大时就做了右室双出口矫治术的他,和普通孩子一样健康地成长着。然而,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因为超超的再次发病而戛然而止。 

据超超妈妈介绍,最近一个月,孩子只要稍微活动一下就胸痛,完全不能走远路。心疼不已的她,立即带着超超来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求诊。入院后经进一步检查发现,超超伴有左室流出道狭窄、肺动脉瓣及瓣下流出道狭窄、主动脉瓣轻度反流问题,建议尽早手术。

考虑到超超年龄较小,心脏内部结构复杂且伴有多个畸形,术中每一步都要慎之又慎。为了确认最佳手术方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先心病中心决定采用目前最先进的 3D 打印技术将超超的心脏进行 1:1 实物还原,进行一番「实地考察」。

「具体做法是先提前采集好超超的相关影像数据,然后通过软件反复地 3D 建模,最终打印出超超的心脏模型。」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先心病中心张刚成主任介绍,该模型清晰再现了孩子心脏内部的精细结构,在对模型进行反复研究后,确定手术关键步骤并制定科学手术方案。

3D 打印一颗「心」9 岁男童重获新生
彩色多材料 3D 打印机设备

11 月 5 日,超超成功实施了左室流出道疏通术、肺动脉重建术,目前已被转入普通病房,恢复状况良好。这是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首例在 3D 打印技术指导下完成的心脏外科手术。

3D 打印堪比术前实景「地图」

据悉,3D 打印技术是基于专业医学影像数据(CT、MRI),运用特殊材料,通过逐层累加打印方式,制作出 1:1 实体模型。通过 3D 打印技术,事先打出一个心脏模型,靠着它的「导航」,将术中可能面临的复杂过程大大简化和标准化,医生能够精准而迅速地完成了手术。

3D 打印一颗「心」9 岁男童重获新生
医生正在操作 3D 打印机设备 

张刚成主任表示:「3D 打印好比术前的『实景地图』。能不能下刀?从哪下刀切口最小、恢复最快?哪个地方有窟窿、需要多大补片……看着『地图』则一目了然。」

3D 打印一颗「心」9 岁男童重获新生
医生对打印完成的心脏模型进行喷砂处理 
3D 打印一颗「心」9 岁男童重获新生
医生对打印完成的心脏模型进行清洗 

目前,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引进的彩色多材料 3D 打印机,可为各领域提供助力,按需创建患者特定的心血管模型,有效优化手术方案、降低手术风险。除了复杂先心病外,3D 打印技术还可运用在瓣膜类疾病、大血管疾病、心脏移植、心律失常等方面,未来将有更多的患者可从中受益。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