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11-16
原创

聚会不敢大笑,爱爱没感觉?韶妇幼保健康复科有妙招!

这天,二胎产后 2 个月的林女士(化名)与老同学相聚,见面后大家坐下来一起吃一边聊聊,分享日常的美好、吐槽现实的难处,回忆起学生时代的美好、上学时的囧事,大家不时哄堂大笑。可是,瞬间,林女士收住了笑声,觉得不好了,她又觉得内湿了。是的,她,又漏尿了。

大家都知道:和谐的性生活可以增加夫妻双方的亲密度,有利于促进夫妻情感和谐。很多宝妈们生孩子前;一切都挺好的,却因为生完孩子后,性生活就「没感觉」了,夫妻之间的尴尬事儿就来了……很多人羞于启齿,不好意思说,更怕来医院;还有人认为孩子都生了,有没有性生活也无所谓了,不碍事……新晋妈妈小马(化名)也是这样想的。真的是这样吗?错,大错特错!

让我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我们保健康复科的小妙招吧!

林女士(化名)、小马(化名)分别来到了保健康复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龚翠梅的诊室,向主任求助。

「医生,我经常咳嗽、大笑就会漏尿。自从我生完孩子后,跟老公的性生活就没啥感觉,我们为这都冷战了。」

龚主任先后跟两位产后妈妈进行了耐心地沟通,两位妈妈都逐渐敞开了心扉,话闸子也慢慢打开了……经过一番细致的检查后,两位宝妈都被诊断为:盆底功能障碍。

龚主任专门为两位宝妈制定了个体化盆底康复治疗方案,采用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意大利筋膜手法按摩、盆底肌训练(Kegel 训练和阴道哑铃训练)二氧化碳激光等联合疗法。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是一种常见而未被患者充分认知的疾病,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妊娠、分娩造成盆底支持结构损伤。主要包括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女性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疼痛和排便障碍。

由于社会关注度低,缺乏知识普及,或者由于羞怯等原因,患者就诊率很低。

「大笑、喷嚏就漏尿」「同房没感觉、阴道漏气」「同房痛」「便秘」,这些都是盆底功能障碍的常见症状。研究调查表明,产后女性尿失禁发生率约为 30%,围绝经女性尿失禁的发生率达 50%,而中国女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 60% 左右。一旦发生盆底功能障碍都会不同程度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家庭「性福」和社交生活。

发生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怎么办?首先应该尽快到有康复资质的医院就诊,医生将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盆底功能评估等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一般首选非手术治疗方式,如生活方式干预、电刺激,磁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手法按摩、激光治疗等。

盆底康复治疗强调「四早」,即早知道、早预防、早检查、早治疗。在此,也呼吁产后宝妈们,产后 42 天一定要回医院做盆底评估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盆底问题,尽早接受盆底康复治疗。如果经过康复治疗无效或者症状严重的必要时需采用手术治疗。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