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11-03
原创

拿到焦虑症诊断书后,她反而松了一口气……

「我只想要一个确诊」

突然袭来的心慌、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像心脏病发,让杰西卡感觉自己就要死了。

很快,杰西卡预约了心内科,做心脏方面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心脏并无异常。由于好几天都没有这样的「死亡」体验,杰西卡接受了检查结果,她把那天发生的事情当做一次意外,没再放在心上。

然而,从 3 月 22 日开始,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头脑发昏,心脏乱窜,更严重些时,还会过度呼吸,手脚发麻,肢体抽搐等。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经历这种痛苦。这种濒死的感觉深深地烙在杰西卡的心里。她开始「流窜」在各大医院做心脏检查,但检查单上一个个「无明显异常」的字眼,一点点地摧毁了杰西卡的冀望。

真实的濒死感的痛苦和无能为力,让她觉得自己肯定是得了稀奇古怪的绝症,将命不久矣。杰西卡变得更加寝食难安,心悸、胸闷也越发频繁。

杰西卡在深圳市康宁医院焦虑障碍门诊的详细检查之后,她终于确诊了——急性焦虑症。尽管不是很了解是什么急性焦虑症,但看到诊断单上的几个字,杰西卡还是长舒了一口气:「幸好不是绝症」。

急性焦虑症,又称惊恐障碍,为反复出现的惊恐突然发作,不可预测、强烈的惊恐体验,一般历时 5-20 分钟。常见表现为心率加快、心慌、呼吸困难、胸痛等,与心脏及呼吸系统疾病存在一定重叠。特征为濒死感或失控感,常体会到濒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伴有特异、很强烈的心脏和神经系统症状。

「我并不是一个人」

由于杰西卡急性焦虑发作频繁且严重,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开始了住院治疗。

突然闯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杰西卡不太适应,但在这里,她听到了许多故事。这里让她有种找到组织的感觉,她明白原来自己并不孤单,有很多像她一样饱受焦虑困扰和身体不适的人。像阿秋嫂因为焦虑的缘故,总感觉背部腿部直冒冷风,本是 20 多度的天气,来医院的时已穿上两件羽绒服,手脚像泡在辣椒水里,胸口常常发紧。

即使有时会冷得直哆嗦,笑容却未曾从阿秋嫂的脸上消失,她喜欢坐在病床上,用厚厚的被子环绕着自己,跟室友们讲着小时候的趣事。笑声从病房传出来,和丝丝阳光一起温暖着人们。他们的积极面对和对杰西卡的鼓励,都让杰西卡感到更有力量,也让她更加积极地直面焦虑。

用医生们的话说就是,患有焦虑症的朋友对其他人都很善良,因为担心自己的不适伤害到别人,所以对别人很宽容。通过药物治疗、团体心理治疗、VR 虚拟现实技术治疗后,杰西卡的症状明显缓解了。她感觉身体舒服多了。

「开始接受自己的普通」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发现的【二八定律】,很「残忍」地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普通是大多数,是 80%,这与是否努力无关。

总对自己要求太高,却又达不到;每天陷入烦恼、苦闷与不安,负面情绪一层覆盖一层,身体便会释放信号——心慌、心悸、冒冷汗等,而这些正如上文所说,是焦虑的躯体化表现。

因此,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杰西卡意识到想要「甩掉」焦虑,首先要学会接受自己的普通。当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太高,经过很大的努力(使出吃奶的劲儿)也达不到的时候,不妨给自己提出一个能够企及的要求,有时候把自己逼得太紧,反而容易把事情搞砸。也无需把挫败、错事的原因都归在自己身上,孔子也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些错误是可以忽略的。

除此以外,杰西卡还学会了这样思考来缓解焦虑——凡事问问自己那又怎么样呢?比如没有做好这件事那又怎么样呢?没有好工作那又怎么样呢?丢了面子那又怎么样呢?可能我们得到的回答是:并不会怎样。那又何苦作茧自缚呢?有时候担心焦虑一件事情,原因可能是自己把结果想得灾难化了,其实有些事真的做了,并不会又有什么可怕的结果,最可怕的是自己的「胡思乱想」。

弄清楚一些事情究竟是想法还是事实,很多人喜欢代入「因为所以」语句,比如因为牙齿出血,所以自己会得口腔癌。检查结果表示这样的论断不成立,所以这只是自己想法,并非事实,自己也就无须过多担忧。寻找有利的反面证据,当认为无法说服自己,让自己不那么焦虑的时候,可以找些事实证据,证明自己的担心是没必要的。明白小概率事件 = 不会发生。举个例子,有人坐飞机时担心出事故,而焦躁难安、狂飙冷汗。

若他转念一想,飞机发生事故率是 0.00000000001%,就当下而言可以说并不会发生事故,焦虑的感觉就会减少。试着接纳焦虑,有些人的焦虑来源于焦虑本身,越担心因焦虑产生的身体不适,结果就会越焦虑。这个时候不妨顺其自然,拥抱自己的情绪,让其自由飘洒,从指尖悄悄溜走。既不预知结果,也学会接受最差的结果。有些人总会担心某件事情会发生,会产生不好的结果,然而事实证明结果大多与其所想不符。

当个普通人又怎么样呢?一点点努力,逐渐慢慢地找到方向也可以的。人嘛,真的是开心最重要了。

(文中杰西卡、阿秋嫂为化名)

推荐阅读

合作咨询